心肌梗死後心力衰竭的治療目標是穩定血流動力學狀態,糾正缺氧,維持器官灌註和功能;預防血栓栓塞,改善心力衰竭癥狀,避免復發,提高生活質量,改善遠期預後;減輕心臟前後負荷,改善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功能,積極治療誘因和病因。
藥物治療是心力衰竭治療的基礎。對於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或心臟不同步、心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考慮器械輔助治療。
《2020專家對心肌梗死後心力衰竭防治的認識》建議,心肌梗死後心力衰竭患者,如果符合竇性心律、QRS時限≥150ms、左束支傳導阻滯、LVEF≤35%的要求,且經過至少3個月的規範治療出現心力衰竭癥狀,應接受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I,A)。CRT通過雙心室起搏實現心房和心室的最佳順序激動,從而增加舒張充盈時間,幫助心臟左右心室同步收縮,減少二尖瓣反流,通過室間和室內再同步收縮增加每搏輸出量。CRT能有效幫助心臟提供足夠的力量向全身泵血,增加心輸出量,改善心臟功能,使心臟逐漸恢復正常大小,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