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主要原因容易引起毛囊感染和炎癥。
毛囊炎是毛囊的炎癥,主要由細菌引起,其次是黴菌感染。痘痘,就像大多數人說的,也是毛囊炎癥的壹種,痘痘是由痘痘桿菌引起的,但是如果痘痘太嚴重,也有可能引起毛囊炎。
皮膚科醫生盧靜宜表示,容易引起毛囊感染和炎癥的原因有三:壹是個人體質,包括免疫力低下、肥胖、容易出汗、皮脂分泌旺盛、糖尿病患者等。二是衛生習慣,皮膚清潔不當(缺乏或過度都會造成);使用不合適的護膚品或化妝品;用不幹凈的脫毛刀脫毛或者用剃須刀刮。三是外部環境,經常戴頭盔;衣服吸濕透氣能力差;被細菌感染(如遊泳池、桑拿、溫泉)。
毛囊感染發炎時,皮膚會出現小紅疹,並感到發癢、紅腫,甚至腫脹化膿。太嚴重的時候會有明顯的脹痛和灼熱感。如果感染太嚴重,會導致毛囊死亡,使患部無法長出頭發。如果嚴重惡化,可能會潰爛,甚至變成蜂窩組織炎,增加治療的難度和並發癥的風險。
毛囊炎可分為三類:細菌性毛囊炎、真菌性毛囊炎、假性毛囊炎;
三類毛囊炎
●細菌性毛囊炎:
當人體免疫力低下或有傷口時,皮膚容易被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等細菌感染。此外,還會因在衛生條件較差的公共設施內活動而感染,如溫泉、桑拿、溫水遊泳池等。
●真菌性毛囊炎:
是悶熱導致的桿菌頭皮屑過度生長引起的,通常發生在喜歡運動出汗的戶外運動群體,但不能馬上清洗幹凈;喜歡長跑,大量出汗,長期使用發膠、發油等定型產品;經常(或長時間)戴著頭盔,把頭皮留在炎熱環境中的摩托車手(或快遞員),都是容易患病的高危人群。
當皮膚經常過度出油,導致頭皮菌群生態失衡時,頭皮屑桿菌就會造成頭皮屑,更嚴重的會出現局部脫發。頭皮屑和局部脫發如果長期得不到治療,毛囊就會長期處於炎癥狀態,破壞毛囊,使毛囊無法長出新的頭發,成為局部禿頂。
●假性毛囊炎:
是由於剃須或脫毛不當,如過度拉扯或抓撓皮膚和毛發,導致毛囊損傷,毛發倒伏。比如男性用剃須刀刮皮膚,壹不小心就可能損傷皮膚,或者損傷角質層次數太多。此外,如果不經常更換剃須刀刀片,不僅會使刀片不夠鋒利,增加刮削次數,還會使受損的皮膚因為汙垢而受到感染。
至於喜歡在夏天脫毛的女性,如果采用拔毛的方式脫毛,可能會造成毛囊損傷和細菌感染。如果脫毛後不冷靜,不保濕,不修復皮膚,不使用脫毛膏,皮膚受不了化學物質的* * *作用,容易引起毛囊炎癥。
避免毛囊炎的8個技巧
1.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皮膚清潔幹燥;另外,避免處於高溫、潮濕、衛生差的環境中。
2.經常洗手。手是人體最容易受到細菌攻擊的部位。如果不自覺地用臟手去摸臉和頭皮,很容易引起感染。
3.避免使用含有殺菌消炎成分的乳液(香皂或沐浴露),根據皮膚和頭皮情況選擇合適的乳液和護膚品很重要。
4.避免穿貼身不透氣的衣服,如緊身衣、牛仔褲等。不僅不透氣,還會使皮膚容易受到摩擦,進而導致毛囊發炎。
5.洗頭時可適當揉搓,不宜用力過猛;剃須或脫毛時,使用清潔用具,避免劃傷,脫毛後鎮靜保濕。
6.選擇比較幹凈的地方遊泳,泡溫泉或者桑拿等。離開前,最好使用含有殺菌成分的乳液,徹底清洗幹凈。
7.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和良好的睡眠質量。
8.註意壓力調節,保持快樂。
遠離毛囊炎飲食:避免辛辣食物,多吃維生素B類食物。
皮膚科醫生盧靜宜表示,除了以上日常註意事項外,在飲食上也建議避免食用油炸、燒烤等食物,因為這類食物難以消化,容易助長體內濕熱。並且不要吃太辛辣的食物,如蔥、姜、蒜、辣椒、胡椒、芥末等。,容易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身體排汗。
建議烹飪以煎、燉、煮、蒸為主。除了清淡,也更容易消化。並適當補充富含維生素A、B、C和花青素的食物,因為維生素A能抑制皮脂腺的分泌,調節角質細胞的代謝,預防粉刺、痤瘡;維生素B1能促進消化,防止便秘;維生素B2可以增強皮膚抵抗力,減少炎癥;維生素B6可以抑制皮脂腺分泌過多油脂,有效控油;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色素沈積,促進膠原蛋白合成,促進鐵的吸收,幫助血紅素合成,使循環更好;花青素還能清除體內自由基,防止細胞病變。
富含B組的食物有糙米、雞肉、豬肉、豬肝、蛋黃、豆類、谷類、牛奶、花生、芹菜、酵母等。花青素可從紫色蔬菜和水果中獲得,如藍莓、草莓、紅肉火龍果、紫甘藍、紫洋蔥、黑桑椹、紫薯等。
皮膚科醫生小:
最後,盧靜宜醫生建議,如果懷疑自己感染了毛囊炎,不要隨便使用偏方,或者使用來源不明的藥物,也不要理會。妳應該盡快尋求專業皮膚科醫生的幫助,以避免感染惡化、蜂窩組織炎和並發癥的風險。
富含B組的食物有糙米、雞肉、豬肉、豬肝、蛋黃、豆類、谷類、牛奶、花生、芹菜、酵母等。頭皮油膩多汗,容易得毛囊炎。如果感染太嚴重,會導致毛囊死亡,使患部無法長出頭發。女人喜歡在夏天脫毛。如果用拔毛的方法脫毛,可能會損傷毛囊,容易發生細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