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脾胃虛寒型:上腹沈悶或疼痛,喜溫熱。用手按壓上腹部可緩解疼痛,舌苔薄白。治療時,應酌情選用以下方劑。
桂枝9克,生姜6克,白芍15克,甘草6克,大棗10枚。用法:每日壹劑,水煎分兩次服用。
10g老姜,6g茶葉。用法:每日壹劑,水煎服。
吳茱萸60g,肉桂10g,芍藥10g,當歸10g。用法:上藥,研成細末,混合均勻,每次3g,壹日三次。
韭菜250克,生姜25克,牛奶250克。用法:將韭菜、生姜用清水洗凈,搗碎取汁,將牛奶加入鍋中,煮沸,趁熱飲用,每日壹次。
2.肝郁氣滯型:上腹腹脹,雙側疼痛,噯氣吞酸,生氣時疼痛加重,舌苔薄白。治療上應選用以下具有疏肝理氣、和胃止痛作用的方劑。
陳皮30克,蛋清90克。用法:先將藥用清水洗凈,再用火焙幹,研成細末,調勻,每日3次,每次3克。
香附10g,紫蘇葉5g,枳殼6g。用法:每日壹劑,水煎兩次。
青皮5克,烏藥5克。用法:上藥研成細末,分兩次溫開水送服,每日壹劑。
3.血瘀型:上腹部刺痛,疼痛部位固定,用手按壓疼痛加重,有時吐血或解黑便,舌質紫暗,部分可有瘀斑。此時應及時就醫,以免潰瘍穿孔或出血,延誤病情。在醫生的指導下,可酌情選用以下具有祛瘀通絡止血作用的方劑。
烏賊骨30克,川貝30克,乳香12克,沒藥12克,三七6克。用法:上藥,研成細末,混合均勻,每次3g,每日2次,開水沖服。
五靈脂3g,蒲黃3g。用法:上藥,研成細末,混合均勻,開水沖服。
白茅根30克,蓮藕5個。用法:水煎服。
鮮蓮藕汁20毫升,鮮蘿蔔汁20毫升。用法:調勻,每次20 ml,壹日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