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壹由桑葉30克、紫蘇葉30克、艾葉30克、薄荷30克、枯礬20克組成。
用法:將藥物加水,煮沸,將液體倒入盆中,溫熱時清洗患處。每天1劑,洗三次,5 ~ 7劑為1個療程。
功能清涼解毒,消疹止癢。
適應癥:夏季皮炎。
說明桑葉祛風清熱,紫蘇葉、艾葉、薄荷葉祛風散熱,枯礬燥濕止癢。
配方二由黃柏、黃芩、蒼術、荊芥、防風6克,蛇床子9克,明礬3克組成。
用法:將* * *藥研成粗粉,用量1次。用水煎服或開水沖泡去渣,放入盆中,趁熱熏洗患處。
清熱止癢的功能。
適應癥:夏季皮炎。
表明處方中黃柏、黃芩、蒼術清熱燥濕,荊芥、防風祛風除濕,蛇床子祛風止癢,明礬燥濕。諸藥合用,具有清熱祛風、燥濕止癢的作用,故對風濕熱引起的夏季皮炎有壹定療效。
配方3由蛇床子、地膚子、苦參、花椒、白礬各20克組成。
用法:取湯劑,先熏後洗患部,每日1劑,可熏洗2 ~ 3次,每次20分鐘,1療程10天。
祛濕止癢的功能。
適應癥:夏季皮炎。
說明蛇床子和地膚子為祛風止癢之佳品,苦參和明礬為祛濕解毒之品,花椒為祛風勝濕之品。多藥合用,祛風燥濕止癢,適用於夏季皮炎瘙癢較重者。
配方4由蒼耳35克、苦參12克、王不留行60克、枯礬9克組成。
用法:水煎服,外洗患處。
具有祛風、除濕、止癢的功效。
適應癥:夏季皮炎。
說明蒼耳子具有祛風、除濕、殺蟲的作用,能治療風癢、瘙癢。王不留行籽可治風毒,苦參、枯礬有燥濕之效。
吳芳由30克貫眾和30克地膚子組成。
使用時,將藥物用水煎服,冷卻患處。
具有祛風清熱的功效。
適應癥:夏季皮炎。
說明關中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地膚子有祛風止癢、解毒燥濕的作用。兩藥配伍對夏季皮炎有壹定療效。
藥方由地榆30克,馬齒莧30克組成。
用法:將藥物用水煎服,冷卻後洗凈患處20分鐘。
功能清熱涼血解毒。
適應癥:夏季皮炎。
說明地榆具有清熱涼血的功效。藥理和臨床實踐證明,地榆具有止癢、收斂、抗炎的作用。馬齒莧也是清除皮膚熱毒的良藥。
齊芳由地榆、艾葉、甘草和黃柏組成,各30克。
用法:水煎50分鐘,取汁洗凈患處,每日三次,每次30分鐘。
清熱解毒的功能。
適應癥:夏季皮炎。
說明地榆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上面已經介紹過了。黃柏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方巴由徐長卿30克、馬齒莧30克、青蒿30克組成。
用法:將藥液煎取汁,涼後洗凈患處。
具有清熱、祛風、止癢的功效。
適應癥:夏季皮炎。
說明徐長卿有祛風止癢、解毒消腫的功效,馬齒莧也有清熱祛風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