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選擇優質種子。無論買種還是留種,都要選擇豆莢飽滿、品種突出、殼白、無黴變的優質新品種。帶有黃色和黑色外殼和病斑的豆莢不能用作種子。
3.做好種子處理。在選種後播種前壹個月至半個月,將種子曬幹2-3天,然後將種子去皮,挑選並分類,去除病粒、殘留粒和擦傷粒。播種時用花生專用種衣劑包衣種子,如10%、1: 40-60,或用其他專用藥劑浸泡。結果表明,脫皮前曬幹種子的苗期比不曬幹種子早1天,出苗高峰期早5天,平均增產9.1%。莢果脫殼的適宜時間為播種前10天。脫殼越晚,種子活力越強,出苗越強。根據大名縣龍王廟技術站2008-2009年試驗,每畝花生種子15-20k g,用20ml高橋(德國拜耳公司)+20g佳源益威水均勻噴灑在種子表面,邊噴灑邊攪拌,陰幹即可播種。壹般增產15%-20%。花生出苗後,根腐病明顯減輕,30-40天內無蚜蟲。
4、增加菌肥的施用,謹慎使用除草劑田間栽培要精細,保證地面平整疏松,不用大鏟,嚴重的地塊最好配合耕地使用壹些微生物菌肥。用化肥做種肥時,要把種子分開,防止燒壞種子。水分要充足均勻,播種深度要壹致,以3 cm左右為宜,覆土要嚴密。花生田除草時,應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除草劑,不得擅自增加用量或擴大使用範圍。冬前小麥和麥田後花生應施用除草劑,盡量使用復合除草劑,避免單壹除草劑品種用量過大造成花生藥害,避免使用含甲磺隆和氯磺隆殘留期長的除草劑。噴灑除草劑要均勻,不能漏噴或重噴。在施用除草劑時,要密切註意天氣和溫度的變化,避免這些不利因素造成藥害。噴灑設備要幹凈,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除草劑。當花生受害較輕時,應采取積極措施,如追肥、葉面噴施、噴施生長素、施用解毒劑等。如果危害太嚴重,建議改種其他作物。
5.及時的出苗後管理在大部分種子出苗後,如果發現壹些未出苗的種孔,可以挖出種子是否變質或未出苗。如果能出苗,找出原因,改善種子出苗條件;如幼苗不能出苗,應及時催芽補植。
6.化學防治發現病株時,用高錳酸鉀600-1000倍液或雙效靈水溶液300-500倍液或魯衡1 1000倍液或50%多菌靈300倍液灌根,每隔7-15天灌2-3次。用化學藥劑灌根,最好加含黃腐酸的葉面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