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髓質(氣姚敏舒)、髓質、魚白、魚鰾(本草補)、魚膠(三因方)、魚鰾(普濟方)、魚鰾。
【來源】大黃魚、大黃魚或中華鱘、鱅魚等的魚鰾。
詳細的動物形態學,請參考魷魚、鱘魚、黑魚。
【收藏】取得魚鰾後,剖開,去除血管和粘膜,洗凈,烤軟,切段,壓平,曬幹;或者洗幹凈備用。
融化後凝結成果凍,稱為明膠。
蛤蜊粉炒魚膠:先將蛤蜊粉放入鍋中翻炒,然後倒入切好的魚膠,用小火翻炒至泡沫松散,取出篩去蛤蜊粉。
(魚膠10斤,蛤蜊粉2.5斤)。
《本馮靜元》:若將阿膠打成丸,切成小塊,蛤粉炒成珠,可碾成粉。
煉蜜調蜜壹定要涼,不能搗爛。搗起來會黏黏的,很韌,藥丸也很難。
甘,平。
①“海藥”:無毒。
②綱要:味甘、性平、無毒。
凝膠味甘、鹹、平、無毒。
3《新版本草》:味甘,溫。
補腎填精,養筋通脈,止血化瘀,消腫。
治療腎虛遺精、產後風痙、破傷風、吐血、血崩、外傷出血、痔瘡。
(1)《本草綱目》:主竹木久不出肉,四面塗白瘡,肉爛刺。
②海藥本草:主要用於治食瘡、外陰瘡、痔瘡、燒灰。
(3)“飲食”:用酒送服,消除破傷風。
4《綱要》:遊泳,止血;膠原蛋白,可燃,可用於治療難產、產後驚厥、破傷風痙攣、吐血、血瘀、消腫。
⑤新版本草:補瘦肉血。
⑥“本草求原”:養筋脈,固手搏擊,固精。
【用法用量】口服:煎服,15 ~ 25g;將糊狀物煮沸或研磨成丸,並分散。
外用:熔塗。
【適宜禁忌】胃痰過多者忌服。
①治療腎水虧虛血虛:魚鰾壹斤(炒麩粉,磨成粗粉,再炒研),蒺藜四兩,當歸四兩(酒洗),肉蓯蓉四兩(酒洗),蓮子四兩,菟絲子四兩(酒煮)。
蜜丸有桐子那麽大。
每項服務兩個,三錢。
(“去角質食譜”魚丸)
②治療腎虛、夢遺漏:黃魚膠壹斤(切碎,用蛤粉炒成珠子,再用酥乳炒),圓柏82盎司(用馬奶泡壹夜,湯蒸,焙幹或曬幹),五味子22盎司。
研成細粉,將老酒加入精制白蜜中再次煮沸。蜂蜜做好了,會涼的像藥丸,像綠豆那麽大。
每次服八九十粒,空腹服溫酒或鹽湯。
(《證治標準》鞠婧丸)
(3)治產後驚風強直是風入孩子臟腑,和破傷風壹樣:壹兩凝膠。
炒螺螄粉,去粉,即得成品。
分三次服,蟬蛻湯煎。
(《經濟效率產生財富》)
④治破傷風、噎膈、強直:魚膠燒七分鐘,留作研碎,加少許麝香。
每次兩元,酒混著喝,不喝,米湯混著喝。
(《三因》)
⑤治吐血:明膠八寸長,兩寸寬,黃刮兩塊錢。
用了三十五節甘蔗,取天然果汁調。
(《心得》)⑥治紅白虛脫:魚膠三尺,焙黃絞碎,配雞蛋餅,好酒好菜。
(概要)
⑦逆行經血的治療:魚膠(切炒)、鮮棉(燒灰)。
每份10g,米飲要調整。
(“很多事情可以是卑鄙的”)
⑧治療產後吐血:膠水燒著了,把酒和男孩的尿調成三五塊錢。
(《廣濟歲時》)
⑨中毒性大便腫痛者,已大軟者:將膀胱膠放在熱湯或醋中煎至軟,趁熱研末貼敷。
(《任齋誌方》)
⑩治八頭風:魚鰾發燙,為末。
躺在床上,我給三錢上了洋蔥酒。
(概要)
⑾治癲癇病:明膠(微焙,杭白粉炒黃)各壹兩片,皂礬(炒黃)各壹兩片,朱砂三錢。
* * *是最後。
每次服用三錢,服用兩份熱葡萄酒。
(《宋玉尊聖》被風吹散)
⑿食道癌、胃癌治法:魚鰾,用香油煎,碾碎。
每次服5克,壹日三次。
(內蒙古中草藥新醫法資料選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