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醫囑
如果真的是癌癥晚期,治療對病人是徒勞的,我們建議家屬把病人帶回家休養,照顧他。
因為大部分癌癥晚期患者只能通過保守治療來延長生命,緩解癥狀。
讓病人回家,壹方面方便家屬照顧病人,另壹方面也能讓病人在最後的日子裏陪伴家人。
事實上,很多老年患者在癌癥晚期的時候,更願意回到自己的家裏,因為中國人回歸本源的觀念根深蒂固。
2.癌癥的壹般治療
(1)手術:①早期癌癥:凡是適合手術的都要及時手術,治療效果很大,有的甚至可以治愈。②中晚期,或癌癥已擴散轉移:適合手術者仍可手術,可減少部分癌組織,暫時緩解和減輕病情。
(2)化療:①化療敏感癌:主要是滋養細胞瘤、霍奇金淋巴瘤、兒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生殖細胞瘤、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腎母細胞瘤、胚胎性橫紋肌肉瘤、神經母細胞瘤、卵巢癌、絨毛膜癌等。②對化療中度敏感的癌癥:主要是乳腺癌、小細胞肺癌、骨肉瘤、子宮內膜癌、多發性骨髓瘤等。③對化療不敏感和不敏感的癌癥:如常見的肝癌、肺非小細胞肺癌、大部分胃腸癌、胰腺癌、頭頸癌、前列腺癌等。
(3)放療:①對放療敏感的癌癥:主要是惡性淋巴瘤、睪丸精原細胞瘤、卵巢無性瘤、腎胚胎瘤、鼻咽淋巴上皮癌、視網膜母細胞瘤等。②對放療中度敏感的癌癥:主要是皮膚癌、宮頸癌、食道癌、喉癌、舌癌、丁丁癌、乳腺癌、腮腺癌。
放化療的基本原則是:①如果患者是敏感癌,應相應地進行放化療,效果良好;②如果是中度敏感癌,壹般可給予4-6次化療或1-2次放療,可有壹定療效;(3)如果是不太敏感或不敏感的癌癥,壹般不要進行放化療,以免沒用,傷害身體。過度(濫用)放化療危害極大,無利可圖。
在放化療中,還要註意壹些癌癥的“分化”程度,如肺癌、腸癌、乳腺癌、卵巢癌等,這與腫瘤的惡性程度和放化療密切相關。惡性程度和對放化療的敏感性順序為“未分化→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比如直腸癌對放化療不敏感,但如果分化差,也可以放化療,可以有壹定療效。
(4)光子刀、伽瑪刀、陀螺刀、射波刀(屬於三維適形放療):部分肝癌、肺癌、腦癌、皮膚癌等。,單個或少數癌結節,單個直徑3 cm左右者可相應治療,效果良好。但對於多發性、彌漫性或廣泛擴散轉移的患者,治療意義不大。
(5)低溫保存、熱療、射頻:適用於癌癥基本同(4)。
(6)介入治療:針對壹些肝癌、肺癌等。,如果癌結節形狀規則,可謹慎使用介入治療,可有良好效果。如果是彌漫性、多發性、播散性、轉移性,就不適合。
(7)生物免疫治療:產品眾多,包括西藥產品和中藥產品,達到幾十種,如胸腺肽、LI-2(白細胞介素-2)、NK(殺傷細胞)和中藥靈芝等。多為免疫增強劑,在腫瘤和多種疾病的治療中起到壹定的輔助作用。
3、癌癥飲食調理
(1)營養豐富:①保證營養豐富,主要包括食物種類豐富多樣,食譜廣泛,各種肉類蔬菜,應與正常人基本相同,不宜單壹。②高營養吃多了有害。每天對營養素的需求是非常有限的,吃太多營養的食物遠遠超過需要,不僅沒有用,還損害了臟功能。(3)滋補品和保健品等。,大部分都是少量或無害的,過量不僅沒用,還容易導致內分泌系統紊亂,或幹擾身體的某些正常功能,或影響治療效果的發揮。
(2)口味清淡:癌癥患者飲食的口味要相對清淡。壹般來說,口味重的食物含有較多刺激性成分。如果太甜、太酸、太苦、太辣、太鹹等。,特別是對口腔、舌、鼻咽和消化系統的癌癥,可產生壹定的刺激和損傷作用,也可能對其他部位的癌癥產生直接或間接的不良影響。但不宜過輕。適當的苦樂參半,少吃點,多吃點,沒什麽壞處,也沒必要絕對禁止,這樣才能更好的維持和促進患者的食欲,對身體和疾病都有好處。
(3)易消化:尤其是消化系統癌癥,包括肝膽癌,應避免或盡量少吃壹切硬、膩、煎、粘、寒的食物,以免加重刺激和損傷。其他癌癥也要盡量避免或少吃,可能會直接或間接造成壹定的危害。吃飯的時候,要多嚼硬的食物再吃。肉要煮熟了再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其他的飲食也要更柔和,以利於消化吸收。另外,鹹菜、壇子、幹菜壹般不適合食用或只作為調味品食用。
總之,癌癥患者的飲食,換句話說,應該和正常人的飲食基本相同,營養適當,相對清淡,容易消化。食譜範圍應該很廣,類別應該更多。同時,在“豐富、清淡、易於消化”的原則下,癌癥患者的飲食應該以他們的日常口味為基礎,沒有必要刻意改變食譜,更不用說強行規定他們必須吃什麽和不應該吃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