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樹主要生長在南方和西南地區。今年香樟種植逐漸向北方發展,黃化問題十分突出。
樟樹是壹種酸性幼苗。如果長期生長在堿性土壤中,會影響根系對鐵等微量元素的吸收(鐵等物質在堿性土壤中結合形成不溶物),導致香樟生理性黃化。
鐵參與葉綠素的合成,葉綠素是植物中不可移動的元素,缺乏鐵等微量元素。癥狀首先出現在新葉上,葉脈變綠,逐漸變黃變白,嚴重影響植物光合作用和景觀效果。
防治方法:首先要從土壤入手。我們可以用150倍壯根液(鹽堿地專用),1-2倍灌根,750倍脈沖噴葉(濃縮型)來平衡改良鹽堿地。每5-7天噴壹次,共噴3次。同時,八方生態針對園林植物生理性失綠的產品黃即將上市。總之,樟樹黃化問題要通過提高土壤質量和補充養分來解決。
害蟲:(1)卷葉蛾。壹年發生幾代,幼蟲啃食嫩枝,傷苗死亡。防治方法:可用200-300倍的40%樂果溶液噴灑殺死幼蟲,待幼蟲大量化蛹時,可在林地內除草、培土,殺死蛹。(2)樟星天牛:主要危害主枝和側枝,人工捕殺或通過排水孔註射敵敵畏。(3)香樟:幼蟲以香樟葉當年嫩枝為食,嚴重影響香樟生長。該蟲在我省壹年發生1或2代,1、2代幼蟲分別在5月上旬和6月上旬。防治方法:可用90%敵百蟲或50%馬拉松乳油2000倍液噴霧。或0.5公斤鬧羊花或雷公藤粉加75-100公斤水制成噴藥藥液。
(4)蛾類:幼蟲成群聚集在新梢上以葉芽為食,將葉片旋成壹團,包裹頂芽,致使新梢死亡。該幼蟲壹年發生兩代,1代幼蟲5月底至7月中旬為害。第二代幼蟲在形成網巢前噴灑上述化學藥劑,效果最好。具體來說,在活動初期未形成網巢時,用4000-5000倍液噴灑90%結晶敵百蟲,若幼蟲已形成網巢,可人工清除並焚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