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裏的雜草有很多種,但最麻煩的是壹種叫狼尾草的雜草,在我的家鄉被稱為麻草,因為它們總是密密麻麻的。這種草有壹個特點,就是特別頑強,耐旱。我們老家經常是十年九旱,雨水很少,尤其是夏天。通常情況下,作物會因為缺水而枯萎,但這種草可能會瘋掉。
在阿貝爾·塔馬塔,每次割草的時候都是給莊稼澆水的時候。往往澆水後沒多久,莊稼剛起死回生,這種草又長出來了。我們這些可憐的孩子又要去田裏除草才能玩,頭頂的烈日會批評我們,直到莊稼長高了,壓制了它的勢頭,我們就不用再除草了。這個時候我們被太陽扒了好幾層皮,暑假就要結束了。
從事中醫工作後,我壹直有壹個習慣,就是研究我在家鄉經常看到的壹些植物的功效和藥用價值,但我從來沒有想過狗尾草會是壹種中藥,更不用說它會有什麽藥用價值,因為我對它太熟悉了,我壹直認為它太普通了,但不容易引起人們的註意。壹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中國本草》中對狼尾草的介紹,開始關註這位熟悉的老朋友。
狼尾草又名水蘇堿、沙蟲藥、馬尾草,在中國幾乎所有省份都有分布。可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殺蟲。可治療感冒、頭痛、風濕性關節炎、腸胃炎、疝氣、腳氣、癰。搗碎後的鮮品外敷也可以治療刀傷。現代研究發現,狼尾草還有降血壓的作用。
狗尾草在臨床上幾乎沒有用,在中藥房甚至很難找到。在中藥資源日益匱乏的今天,狗尾草隨處可得,質優價廉。開發利用狼尾草無疑是壹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