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中醫保健方法

中醫保健方法

中醫保健方法

中醫保健方法。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很多人開始註重養生。最常見的就是用中藥來達到保健的效果。那麽我就帶大家了解壹下中醫養生方法的相關內容。

中醫保健方法1

1,敲擊法

每天早上醒來後,上下敲打牙齒,先敲磨牙30下,再敲門牙30下,有助於堅固牙齒。

中醫解讀,有壹種健齒術叫“敲鐘”,也是古代流行的養生術。還有壹句民間諺語形容其功效:“每天早上敲三百六十下,七老八十牙不掉”。堅持每天早上敲門可以疏通經絡,強腎固精,不僅可以堅固牙齒,還可以促進面部的血液循環,減少皺紋的產生,延緩衰老。

2.閉氣調整法

始終閉上嘴,調整呼吸,保持均勻、平緩。

中醫解讀認為,養氣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壹是維持元氣,二是理氣。而理氣則是以調息為主,可以促進氣血運行,疏通經絡。《經典·取經》也有記載:“善於養生者導息,此言應以呼吸為準。”

3、咽津法

每天早上舌頭碰到上顎,或者用舌尖舔上顎,等唾液滿了再吞幾次,幫助消化。

對唾液的解讀可以“滋潤五官、悅膚、健齒、強筋骨、行氣活血、延年益壽”。古代保健學家陶弘景曾說:“人吃玉泉,可以延年益壽,消除百病。”這裏的玉泉指的是口水。現代醫學發現,唾液中所含的唾液腺激素和過氧化物酶還具有消炎、解毒、助消化、抗衰老、減肥等多種功能。

4.揉捏方法

每天早上先搓手,然後從中指開始沿著鼻子兩側由下而上,再分開雙手到額頭兩側,再往下穿過臉頰,可以重復10次以上,直到臉微熱。使面部紅潤有光澤,消除疲勞。

解讀揉面有壹定的保健作用。清代醫學家吳尚賢在《李連文》中記載:“晨起搓面,不但是為了光澤,也是為了氣血。”這種方法可以改善面部的血液循環,使面部紅潤有光澤,消除疲勞,還可以治療面癱、面部色素沈著、黃褐斑、面部神經痛等疾病。長期堅持可以延緩面部衰老,延緩老年斑的產生。

梳理頭發

將手指插入頭發,用手指梳理頭發,由前向後梳理頭部,每次50-100次,有助於清血、清腦。

解讀頭的中間是督脈,兩邊是膀胱經和膽經,左右經脈加起來是* * *五經,所以中醫也把這種保健運動叫做“取五經”。中醫認為,頭部是“所有陽氣的總匯”,梳頭和“取五經”可以刺激頭部穴位,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每天梳頭3-5次,每次3-5分鐘,可使臉色紅潤、神清氣爽,還可防治失眠、頭暈、心慌、中風。

6、裝運方法

順時針轉動眼球10次,再逆時針轉動10次,然後閉眼休息壹會兒,每天做4-5次。可以清肝明目。

解讀這種方法不僅有提高視力的作用,還能有效防治“眼盲”。失明又稱虛胖,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嚴重者可影響視力。從現代解剖學的角度來看,“動眼去翳”的實質相當於眼部的自我主動按摩,可以疏通眼部血液,改善神經營養,從而達到消除睫狀肌緊張痙攣,消除初期翳的目的。

7.耳冷凝法

雙手捂住耳朵,低頭擡頭5-7次,可以讓頭腦清醒。

解讀我國古代“耳養生”的記載,其中“耳凝”是常用的方法之壹。耳朵周圍有很多穴位,如耳尖、風穴、頭穴、陰穴等。捂耳朵的時候可以按摩這些穴位,疏通經絡。反復低頭、擡頭,可以促進大腦血液循環,使頭腦清醒,精神煥發。

8.氣體汽提方法

吸氣時,稍微用力擡起肛門和會陰,然後慢慢呼氣,放下。

這種方法的解釋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提肛運動”,相當於中醫所說的“捏谷道”。谷道就是肛門,捏就是舉。肛門位於人體督脈上,是“陽脈之海”,具有調節全身陽經之氣的作用。經常進行提肛運動,不僅可以提升中氣,強健臟腑,還有助於肛腸保健。提肛的動作幾乎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方法極其簡單。壹提壹松就是壹次。如果每天堅持做2-3次,每次5-10分鐘,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9.腹部摩擦法

飯後在肚臍周圍順時針按摩腹部30次左右,可以幫助消化,消除腹脹。

解讀:每天下午1-3點順時針按摩腹部,促進消化的效果最好,因為這個時候小腸最旺。中醫認為,腹部是“五臟之宮,陰楊琪和血之源”。經常按摩腹部,可以調理脾胃,調和五臟氣血,促進腹部血液循環,有提神、補氣、益精的作用。最好每次都有溫暖舒適的腹部;比如治療消化不良,腹脹,便秘等。,可以適當增加頻率和強度,尤其是腹腸鳴音、排氣和排便。

10,足部按摩

每天睡前用大拇指按摩腳部,順時針100次,有壯腰強腎的作用。

中醫保健方法2中醫食療保健方法

九月養生,防秋燥非常重要。在秋高氣爽的日子裏,人們經常會口幹、唇幹、鼻幹、咽幹、大便幹燥、皮膚皸裂。可以多吃含維生素的食物,或者用中藥進行食療。

十月是秋季非常重要的月份,預示著秋天即將結束,冬天即將來臨,而秋天要應對的器官就是肺,所以這個時候就要防止燥邪之氣侵入人體,損傷肺的陰精。飲食上宜滋陰潤燥。多喝水,減少節氣帶來的幹燥。

中醫理論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要保養體內的陰。氣候轉涼,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精藏於內的時候。因此,應以保養陰精為主。

《蘇文·論臟氣之法》說:“肺主秋,肺斂。吃酸急著收起來,補酸,拉肚子就好了。”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清肺。應該是秋季收獲,盡量少吃蔥、姜等刺激性的產品,多吃酸味的水果和蔬菜。秋季,肺金在順,肺金太盛則礙肝木,故《金匱要略》有“秋不吃肺”之說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宜養陰潤肺。《飲食要開始》說:“秋燥,宜食麻以潤燥,不宜飲寒”。甚至還有人主張秋天吃生粥滋陰潤燥。總之,秋季可以適當吃些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制品等軟食,益胃生津。

生粥

配方是生地25g,大米75g,糖少許。

做法地黃(鮮品洗凈切細,用適量清水煎煮30分鐘左右,然後將煎液潷出,再次煎煮,合並兩次煎液,濃縮至100 ml,備用。將大米洗凈煮成米粥,趁熱加入生地黃的汁液,攪拌均勻,加些糖調味。

滋陰益胃、涼血生津的功效。我們還可以為肺結核和糖尿病患者做飯。

山藥百合紅棗粥

配方山藥90g,百合40g,大棗15,薏苡仁30g,大米適量。

做法將山藥、百合、大棗、薏米、大米洗凈,煮粥。壹天吃兩次

功效山藥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百合清熱潤燥;大棗和薏苡仁健脾和胃,這些物質的組合具有滋陰養胃的作用。

黥布瘦肉湯

材料:瘦肉250g兩)、生熟薏米10g(2元)、蓮子5g(1元)、百合5g(1元)、懷生10g(2元)、玉竹5g(1元)。

做法將瘦肉放入沸水中煮5分鐘,然後取出洗凈。將所有材料洗凈。燒開適量的水,加入所有的材料,煮3個小時,直到湯裏加入鹽調味。

功效此湯味甘,滋補,具有祛濕開胃、化痰強肺等溫涼功效。特別適合身體虛弱、體虛者食用,是夏秋時節的佳品。

在了解了中醫食療養生的方法後,妳可以通過以上方式選擇中醫食療養生,但這些方法的使用也要長期進行,每種方法都要適量使用,不能過度使用,否則也會給自己造成負擔。

  • 上一篇:牙齦息肉怎麽樣?
  • 下一篇:痛風引起的腳趾關節變形能恢復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