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痙攣性腹痛的人,不宜隨意使用解痙藥或抑制腸道蠕動的藥物,以免造成大量毒素和細菌滯留腸道,加重中毒癥狀。
消化不良腹瀉,0要控制飲食,服用含消化酶的制劑。這種腹瀉不是腸道細菌感染引起的。如果服用抗生素,不僅無效,還會破壞原有的腸道菌群平衡,甚至可能導致真菌性腸炎和偽膜性腸炎。
病毒性腹瀉00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病毒藥物。同時要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以口服補液鹽。此外,還應給患者吃壹些容易消化吸收的清淡食物,如面條、米粥、肉湯等。不要亂用抗生素。抗生素不會殺死病毒。濫用抗生素會殺死對人體有益的細菌,導致菌群失調。那些對抗生素不敏感的葡萄球菌和條件致病性大腸桿菌就會失去控制,趁機繁殖,引起菌群失調性腹瀉。
感冒引起的腹瀉00這種腹瀉是腸道受冷刺激後蠕動加快,吃進去的水來不及吸收,形成稀便,被排出體外。預防的關鍵是腹部保暖,適量吃冰箱裏的冷食。
不潔食物導致腹瀉00有些人急於服用止瀉藥,以為止瀉就好。其實並不是。因為服用止瀉藥後,看似排便次數減少,腹瀉緩解,但這會使病原微生物滯留在腸道內而無法排出,導致細菌產生的大量毒素被腸道黏膜吸收,造成嚴重後果。
如何治療水土不服性腹瀉?
1.多喝水。
002,補充電解質。
003、檢查尿液顏色,如果太深,說明水分不足。
004、避免乳制品和固體食物。
005、止瀉藥的使用。
006、利用天然纖維作為瀉藥的主要成分,可以有效減少如廁次數。
007,咨詢醫生服用抗生素。
旅行時避免未煮熟的蔬菜、肉類、海鮮和不潔飲料。
009.確保餐具是幹凈的。
0010,水燒開三到五分鐘再喝。
自我治療的註意事項
(1)找到腹瀉的原因,盡量避免。
(2)情緒穩定有利於胃腸功能的調節。
(3)飲食宜易消化,殘渣少,忌食生冷食物。
(4)避免食用生蒜。大蒜的辛辣味會刺激腸壁,加重腹瀉。
(5)紅棗、山藥、栗子、扁豆、糯米、蓮子肉有健脾厚腸止瀉的作用,不妨多吃。蘋果可以止瀉,熟了多吃。
(6)減少房事,滋養脾腎精。
自主療法
1.中醫自我療法
(1)健脾補腎丸,每次6-9g,每日3次,溫開水吞服。用於脾虛感冒患者。
(2)補脾益腸丸,每次6克,每日3次,用溫水吞服。用於脾氣虛的人。
(3)逍遙丸,每次9g,每日3次,濕開水吞服。用於治療肝脾。
2.處方自我治療
(1)厚樸、五味子、石榴皮、烏梅、黃芪各10克,雞內金5克。每日壹貼,煎兩次。
(2)柴胡15g,白芍20g,枳實10g,甘草6g,法半夏15g,陳皮12g,茯苓30g。每日1帖,煎兩次。用於便秘和腹瀉交替、粘液多的患者。
(3)赤石脂30克,玉玉良30克,浮小麥30克,大棗30克,甘草10克。每日1帖,煎兩次。用於緊張情緒化,拉肚子的人。
3.飲食自我療法
(1)等量鍋巴和炒蓮子肉磨成粉,加適量糖。每次服用50克左右,壹日三次。
(2)豬腰2個,骨碎補30克,煮熟後配湯食用。用於腎虛感冒患者。
(3)適量蒜和糖。將生蒜煮熟去皮,加糖服用。此方對腹瀉多年,散發異味的人效果明顯。
(4)蒜頭2個。將大蒜放在火上烤至表皮變黑,然後取出,加入適量的水,吃它的汁液。大蒜有殺菌和加強胃腸消化功能的作用。本方對大便氣味強烈的腹瀉效果較好。
4.外部治療和自我治療
(1)腹部按摩。以手掌大魚際從腹部外圍左下方開始,逆時針慢慢按摩至右下腹,約6分鐘。在肚臍周圍和下方摩擦6分鐘,最好有熱感。壹天幾次。
(2)轉向腰腹。雙手叉腰,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膝蓋微屈,臀部逆時針轉動(俗稱扭臀)每天數次。
(3)按壓穴位。重力壓迫天樞穴和足三裏穴。每個點持續5分鐘左右。
天樞穴:肚臍兩側2寸。成三裏穴:膝外下4指,脛骨外1指。
如果以上三種按摩手法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4) 1大蒜、3片生姜搗碎敷於臍部,用膠布固定,每晚更換。
(5)補骨脂、吳茱萸、丁香、附子、五靈脂、五味子、白芍、烏藥和炒蒲黃。
,罌粟殼,磨成肚兜,保護腹部,每兩周更換壹次。
飲食療法:
腹瀉是壹種癥狀。中醫認為,脾胃虛寒,不會化谷;吃生冷或遇冷腹瀉;脾腎陽虛導致腹脹、腹瀉、泄瀉。油膩的冷食也會導致腹瀉。夏秋季,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感染可引起腹痛、腹瀉。阿米巴原蟲也會引起腹瀉。
其臨床表現為:壹般指大便次數增多、大便稀薄、水樣腹瀉或消化不良,甚至出現膿液、腹痛、飲食不足、倦怠等。如果因各種疾病引起癥狀不同,L天腹瀉多達7-8次,10次或10次以上是同壹點。
以下幾個方子,有時能達到意想不到的療效。
l、楊梅:楊梅若幹,泡酒,每次吃3片,或喝半杯楊梅汁。楊梅助消化止嘔,調和五臟,清洗腸胃。這招能治痢疾,腹痛,嘔吐,腹瀉。
2.荔枝幹:荔枝幹25克,大棗6枚,水煎。荔枝生津益氣,散結除濕散寒。這個手術可以治療脾虛泄瀉。
3、石榴皮:石榴皮15g煎服,加適量紅糖,1時服用,每日兩次。石榴皮能澀腸止血,殺菌驅蟲。本方專門用於治療慢性腹瀉和痢疾,腸風和出血。
4、山藥山楂:新鮮山楂肉、山藥等部分,加適量白糖,拌勻蒸熟,涼後壓成煎餅。山楂補脾消食,活血化瘀,止瀉止瀉。本方可治療脾虛型小兒疳積、慢性腹瀉。
5、豬腎:將豬腎L切開,混入骨屑,煮熟。豬腎調腎氣,消食化滯,骨碎補
6、五花肉山藥粥:五花肉、大米、山藥各適量。五花肉洗凈切片,用大米和山藥煮粥,加鹽和姜調味。豬肚補中焦,山藥補脾胃。我們的處方專治滑泄。
7、牛肉湯:牛肉,用姜和鹽調味,適量煮湯。牛肉補脾胃,治百病,可治脾虛久瀉。
8.紅小豆:紅小豆適量,煮至將熟,加鵪鶉蛋2個,再煮,吃蛋喝湯。早晚服用1次。紅豆止嘔止瀉,鵪鶉蛋補氣血,對壹些過敏食物引起的腹瀉有抑制作用。
9.鵪鶉:65,438+0鵪鶉,去毛洗凈內臟,紅豆50g,生姜數片,煮熟後食用。鵪鶉能清利濕熱,此招專門用於治療濕熱泄瀉。
10、豆腐:豆腐適量,用醋煎透。豆腐能益氣和胃,清熱解毒,治腹瀉。
11、鮮黃瓜葉:鮮黃瓜葉適量,切碎加醋煎蛋。黃瓜葉可以清熱止痛。用醋滅菌,可治心腹痛,可治腹瀉。
12、蕎麥面:蕎麥面煮熟,適量食用4天。蕎麥潤腸、降氣、治滯、消腫止痛。此法專治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