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治療腸胃病的藥膳粥譜有哪些?

治療腸胃病的藥膳粥譜有哪些?

(1)山藥蛋黃粥

【食材】生山藥250克,熟蛋黃兩個。

【做法】取山藥粉,用冷水調勻,文火煮粥。粥好了,把準備好的蛋黃碾碎,拌入粥中。

【功效】健脾消食,補虛強身。適合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食用。

(2)山茱萸粥

【食材】吳茱萸2克,大米50克,生姜3片,蔥白2莖。

【做法】選取吳茱萸,研成細粉;姜、蔥洗凈,切細;將大米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粥,加入吳茱萸粉、蔥、姜等。當它熟了,再煮壹兩次,每天1劑,連服3 ~ 5天。

【功效】健脾暖胃,止嘔。適用於胃潰瘍、腹部冷痛、惡心嘔吐、腸鳴、腹瀉患者。

(3)荔枝粥

【食材】荔枝肉10g,大米10g,糖少許。

【做法】將荔枝去殼,取肉,與大米壹起放入鍋中,加清水煮粥,熟時加白糖,再煮壹至二次,每日1劑。

【功效】健脾益氣,疏肝補血,行氣止痛,養心安神。適用於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性潰瘍患者,如厭食、遷延性腹瀉、頭暈、血虛、崩漏、心悸、失眠、健忘等。

(4)茯苓栗子粥

【食材】茯苓30g,栗子肉50g,大棗10,粳米100g,糖少許。

【做法】將前八味洗凈,壹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煎40分鐘。去渣取汁,加入洗凈的粳米,文火煮至稠粥,調味。每日服用1劑,分次服用。

【功效】開胃健脾,養心益智。適用於消化不良者,也可用於心悸、記憶力減退者。

(5)陳邳州

【原料】陳皮10g(新鮮的兩倍),大米10g。

【做法】陳皮洗凈,切絲,水煎取汁,加米煮成粥,或陳皮研末,每次取3-5g,放入煮好的粥中,每日1劑煮成粥,連服3-5天。

【功效】和胃理氣,化痰止咳。適用於脾胃虛弱、脘腹脹滿、脅痛、噯氣頻繁、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咳嗽痰多等消化性潰瘍患者。

(6)白梅粥

【配料】白梅花花5朵,大米100g。

【做法】先將大米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粥,煮好後放入白梅花,再煮壹至二次,每日1劑。

【功效】疏肝理氣,健脾開胃。適用於胃肝氣滯、胸悶、腹脹、噯氣、厭食、消化不良等患者。

(7)雙芽牛肚粥

【原料】牛肚100克,玉米芽30克,麥芽30克,雞內金10克,粳米50克,鹽少許,味精適量。

【做法】將牛肚洗凈,切成丁;粳米淘洗幹凈;將谷芽、麥芽、雞內金裝入紗布袋中,與牛肚、粳米壹起放入鍋中,加水,用文火煮至粥稠,加鹽、味精。我每天都喝。

【功效】健脾開胃,消除營養不良。適合消化不良、營養不良的人食用。

(8)火麻仁紫蘇粥

【原料】火麻仁、紫蘇子各40g,大米50g。

【做法】將兩味藥洗凈,曬幹研成細粉,加入適量熱水,用力攪拌,倒出上清液備用;將大米洗凈放入鍋中,加入藥汁,用文火慢慢熬制,做成粥。每天1次。

【功效】潤腸通便,養胃陰,益胃氣。適用於產後便秘、習慣性便秘、老年性便秘。

(9)甘松粥

【配料】甘松5克,大米100克。

【做法】將甘松洗凈,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浸泡5 ~ 10分鐘,然後加水煎煮取汁,多加大米煮成稀粥,每日L劑,連服5 ~ 7天。

【功效】行氣健脾,健脾健胃。適用於消化性潰瘍患者,如胸悶脹痛、腹脹、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四肢無力等。

(10)任濤粥

【配料】桃仁、生地各10g,肉桂粉2g,紅糖50g。

【做法】桃仁浸泡後去皮去尖,加入適量冷水,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煎。30分鐘後去渣,將洗凈的粳米洗凈加入藥汁中煮粥。粥煮好後,加入肉桂粉和紅糖拌勻。

【功效】健脾胃,益氣血。適用於恢復期消化性潰瘍大出血患者。

  • 上一篇:白芷的藥用價值是什麽?
  • 下一篇:上火,睡不著,肝郁?肝臟的三種“天然清道夫”,排毒、解郁、去火。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