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中醫治療
本病是由於食物在胃或腸內消化不完全或消化道蠕動減弱而引起的食積,導致胃腸內氣體和液體積聚過多而膨脹,也因氣不能下降而導致便秘。本病宜行氣導滯。處方:厚樸15g,藿香12g,紫蘇12g,大黃5g。每日壹劑,水煎,每日三次。
西醫治療
瀉藥等刺激性瀉藥及其在體內的代謝產物直接刺激腸壁,加強腸道蠕動,從而促進糞便排泄。如向導、蓖麻油、大黃等。這種瀉藥是便秘患者最常服用的藥。如果長期使用,會造成降低腸道壓力的副作用,所以不適合常用。稀瀉藥也叫容積性瀉藥。這種瀉藥可以阻止腸道吸收水分,增加腸道內容量。同時,它們口服後難以被吸收,可在腸道內形成高滲透壓,增加水分含量和食糜容量。因為容量大,腸道擴張,機械性刺激腸道,使腸道蠕動增加,排便。這類瀉藥包括硫酸鎂和硫酸鈉(芒硝)。液體石蠟、食用油等潤滑性瀉藥。這種瀉藥可以潤滑腸壁,軟化大便,使大便容易排出。液體石蠟口服或灌腸後不被吸收,會阻礙腸道對水分的吸收。作為理想的瀉藥,有油漬汙染內衣的現象,長期應用可幹擾維生素A、D、K、鈣、磷的吸收。以上瀉藥可根據作用時間選擇應用。稀瀉藥作用時間快,服用後4-6小時可排出水樣糞便,常伴有腹痛。主要用於急性便秘和頑固性便秘,不宜長期使用。服藥後多喝開水。刺激性瀉藥作用緩慢,睡前服用,服用後6-8小時排便。潤滑瀉藥適用於年老體弱者。液體石蠟每晚睡前服用10-20ml,第二天早上起來排便,有利於規律排便的條件反射。
選擇非處方藥
1,西藥:乳果糖,比沙可啶,甘油栓,開賽露。2.中成藥:馬人丸、馬人潤腸丸、五仁潤腸丸、肉蓯蓉通便口服液等。
實用偏方
連續兩周以上每天早上起床後空腹吃兩個梨,有潤腸的作用。鮮紅薯葉500克,花生油,鹽,炒熟當菜吃。每天服用1次以上。枳實65438±00g,每日65438±0g,水煎。也可以多加壹點,泡在開水裏當茶喝。番瀉葉20 ~ 30g,水煎服,每日1劑茶水。不適合老人、體弱、產後。冬瓜果肉500克,煎服300毫升,每日分多次服用,潤腸通便。生川烏15g,苦丁茶9g,制川烏9g,白芷9g,花椒3g,大蒜10g,搗碎炒熟,裝入布袋,置於肚臍內,用熱水袋加熱,每日兩次,治療老年人習慣性便秘。取菠菜200克,豬血150克,壹起煮,煮好後加少許鹽,然後喝湯。將決明子30克炒至適中程度,研末,沸水沖泡5~10分鐘,每日L劑飲茶。
預防性保健
1、飲食中壹定要有適量的纖維素,多吃富含植物纖維的食物,如麥麩、糙米、玉米粉、大豆、香蕉、蘋果等水果,芹菜、韭菜、豆芽、茄子等蔬菜。2、每天吃壹定量的蔬菜水果,早晚空腹吃壹個蘋果,或者每餐前吃1-3個香蕉。3、主食不要太細,應該適當吃壹些粗糧。4、早晨空腹喝壹杯淡鹽水或蜂蜜水,配合腹部按摩或腰部旋轉,讓水在胃中振動,加強通便效果。整天喝大量的涼開水有助於通便。5、適當的體育活動,加強體育鍛煉,如仰臥屈腿、蹲立、騎自行車等。能加強腹部運動,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促進排便。6、每晚睡前按摩腹部,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7.保持好心情,生活有規律。8.通過自我訓練,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天早飯後5 ~ 10分鐘定時上廁所。即使有時候排不出來,也要養成規律的習慣,每天堅持30分鐘。堅持自我訓練3個月,直到完全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9、多用產氣食物:如生蔥、洋蔥、生黃瓜、生大頭菜、生蘿蔔等。,利用它們在腸道內發酵產生膨出的腸道來增加腸道蠕動,方便排便。
希望以上信息對妳有所幫助!記得避免煙酒、辛辣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多走路,不要久坐,每天早上起床後喝壹大杯水,每天飯後主動排便,而不是在感覺舒服的時候上廁所,每天至少壹次。最後祝妳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