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停止過度防禦
強迫癥患者發明了壹整套理論和邏輯,就像末日生存手冊。他必須按照這個手冊去做,看似安全,其實類似於小孩子過家家,是自欺欺人的把戲,或者說他只是活在自己自欺欺人的安全和快樂中,而不是現實生活中。他壹直相信這個邏輯的正確性,相信這就是他能活到今天的原因。這種方法雖然“保護”了他,但也禁錮了他,無法讓他意識到這個世界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麽危險。
有壹位患者寫道:我害怕艾滋病毒,連續檢測,幾乎每周壹次,至今已檢測十余次。雖然三個月後排除了,但我開始擔心抽血的時候醫生沒有換針頭,於是又測試了幾次。後來由於頸椎按摩,按摩師不小心弄破了頸部的皮膚,於是開始陷入新壹輪的恐慌。從那以後,他沒有再做過檢查,但是他特別害怕血、液體和針狀的東西。最近經常擔心自己用的東西裏面有病毒,不敢去外面的商店買東西。就算買了也要檢查包裝,包裝必須完整。如果我發現有壹點損壞,我會丟棄它們並停止使用。每天出門,我都會把自己用的東西做上標記。當我下班回家時,只有當我看到事情沒有變得被動時,我才會使用它們。如果我忘記給它們做標記或者鎖上櫥櫃,那些東西就再也不會被使用了。我經常清理疑似有病毒的東西,每天都要花很多時間在清理上,洗手洗到脫皮。我幾乎每天都需要買酒來給我認為應該消毒的東西消毒,也不敢在外面吃,尤其是口腔有潰瘍的時候。
雖然他的生活已經陷入了壹種病態模式,但他仍然堅信自己所做的壹切都是正當的,並為自己的病態行為找各種看似合理的借口。但當他因為壹件很小的事情壹遍又壹遍地咨詢疾控中心的醫生時,醫生憤怒地回答:“如果這件事被認為是高危行為,那我的工作就不是革命英雄了?”
事實上,危險無處不在。病人所能捍衛的只是大海中的壹滴水,甚至是壹滴水,所以他所做的壹切都只是徒勞。有時候,他也會認為別人不擔心,因為別人根本不會去想這些不好的事情,而是自己去想,所以害怕,必須用強迫的行為來消除這些擔心的想法。其實並不是別人不去想,而是普通人有壹顆平常心,知道人生的無常,所以可以坦然面對,不需要用強制手段去試圖逃避現實的無常。
因此,有必要停止這些過度自衛。畢竟壹方面會加強強制力,另壹方面只會讓壹個人沈浸在虛假的安全感中,更加脫離現實。病人所做的並不是真的安全,實際上只是他們自己的心理安慰。
2.暴露沒有反應
暴露和無反應是指當患者處於讓他感到不安和恐懼的情境中時,他停止了所有試圖讓自己感到舒適的強迫行為,直面恐懼和焦慮本身。比如壹個女患者,中了200塊錢的彩票,壹直擔心自己中了大獎,但是不小心扔了,所以不敢扔東西,因為壹直擔心裏面有她中獎的彩票。東西壹旦扔了或者郵寄了,我就覺得心裏好像有壹萬只螞蟻在爬,然後還要拿回去反復檢查,才能放心。最後她連垃圾都不敢扔,也不敢花錢。
越是被焦慮控制,越是焦慮,癥狀越是普遍化,證明了這壹點。如果從壹開始,她就沒有檢查和傾聽她內心的焦慮,那麽她的外顯癥狀就不會最終變得無法控制。所以,我們現在需要做的是,包裹即使郵寄,即使扔掉,也不要檢查,讓螞蟻在裏面折騰,而不是試圖用強迫行為來緩解焦慮。
3.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強制會改變壹個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軌跡。為了避免他認為的危險,病人甚至可以停止工作和社交。即使他不得不獻身於生活,他仍然小心翼翼地避開任何他認為危險的人或事。但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恐懼也是壹樣。我們越是被恐懼控制,就越會成為它的囚犯。
比如壹個男患者,很多年前買的房子,其實早就裝修好了,但是因為甲醛超標壹點點,擔心對身體不好。他空了五年,和父親擠在壹起。他的辦公室被別人打掃的時候,他看到對方在用洗潔精擦玻璃,然後他就摸了自己的電腦和椅子。關鍵是他看到了,然後就不敢用這個辦公室了。他喜歡吃水果,但因為擔心農藥殘留,已經兩年沒吃了。最後,他沒有朋友,沒有愛人,沒有生活,活在自己的套子裏,變得與世界格格不入。
他活著,卻完全不以生命為中心。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他可以做任何違背自己主觀意誌的事情,但結果是他越來越害怕面對現實世界和生活,強迫感越來越嚴重。打破這種惡性循環的突破口在於“做自己該做的事”——專註於生活而不是逃避現實。
4.打破病態的平衡
有些人與強制達成了某種平衡。只要他們能堅持住,那麽他們就不想改變,他們會小心翼翼地維持這種脆弱的平衡,不讓想象中的安全感被打破。他越是認為強迫是可以忍受的,就越沒有改變的動力和欲望,治療也很難向前推進。
比如男病人害怕老鼠走過的地方,害怕什麽東西被老鼠咬了,害怕清潔工的衣服碰到他,害怕兇案現場,害怕鬼魂,害怕那個醫護人員,害怕警察。可以在別人面前控制,只要壹個人反復檢查,記憶,打掃。他的強迫癥從11歲開始,到現在已經30年了。他之前沒有來治療是因為能忍,壹直處於強迫和強迫並存的狀態。只要條件允許,他就會強迫。他覺得成本不高,暫時還舒服。但是他因為疫情丟了工作,所以強迫癥越來越嚴重,時間越來越長,所以他來尋求治療,因為他實在承受不了。
他看到壹個心理學視頻,裏面講的是接納,但是他誤解為接納,強迫,逃避。對他來說,他真正需要接受的是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的事實,停止壹切逃避現實可能性的強迫行為,打破與強迫共存的狀態,打破這樣壹種病態的平衡。
看似可以容忍脅迫,但脅迫會因為這樣的縱容而越來越猖狂。短期來看,成本不高,但長期來看,成本極高。說到底,他失去的是生活本身的意義和樂趣,他只是活在壹種虛假的安全感中。
也有人擔心壹旦停止強迫,打破平衡,他們害怕的事情真的發生了怎麽辦,比如死亡。其實治療不是為了保持絕對的安全,而是面對的世界本來就不安全。正是因為患者把壹切美好的想象都視為必然,所以他才如此懼怕“人性”,也因為他不想醒來,所以他繼續用強迫的方式催眠自己。
5.放松
強迫的另壹種表現是過度的控制和控制,因為害怕自己做出出格的事情,所以盡量控制自己,比如害怕自己大喊大叫,害怕自己說臟話,害怕自己用剪刀傷害自己和別人,等等。這種強迫性的表現就是越恐懼越要控制,越控制越擔心失控。
舉個例子,壹個女患者,在和別人說話的時候,很擔心自己會罵對方,但是她根本不想罵,所以努力控制,防止自己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情。所以電梯是她最害怕的場景,因為她不確定自己有沒有做什麽出格的事情,有時候甚至想調監控看看自己做了什麽。最後,她迫不及待地封住了自己的嘴,綁住了自己的手,才感到安全。對她來說,她簡直成了壹個缺德的壞蛋。如果她不控制,就會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
當然,從現實的角度來看,壹個人害怕自己會做出出格的事情,並不代表他真的會做出這種事情,只是這種事情違背了他對道德、和諧、安全的需求,所以他會盡量避免。但在現實中,他無法完全控制自己的行為,影響自己的思維和情緒,所以產生了強烈的沖突。停止沖突的關鍵不是“控制”,而是“接受”。不管妳會不會做出格的事,都需要“允許”和“接受”。妳必須放棄控制,讓自己活下去,這樣才能打破強迫的怪圈。
6放棄擔保
尋求保證是壹種常見的強迫行為,多見於疑病癥患者。因為擔心生病,所以不斷去醫院尋求醫生的保證。即使醫生說大概沒有問題,可能性很小,他們也不能消除他的顧慮。即使是來治療,他也希望心理咨詢師告訴他不會有事,給他安全感。當然,確實有壹些心理咨詢師為了暫時緩解患者的焦慮,會跟他說壹些積極的話安慰他,但這只是讓他暫時得到安慰,並不能讓他真的相信。畢竟他追求的是絕對的安全感。他甚至不相信自己。他怎麽能相信別人的建議呢?這壹切都無疾而終。
例如,壹個病人擔心他的精神疾病,所以他尋求幫助。雖然治療是幫助他看到焦慮背後的深層次原因,但他只是想得到壹個安全的保證,比如讓我告訴他,他沒有精神病。即使我口頭答應了,他還是不放心,讓我出具書面文字。這些行為其實都是強迫行為。雖然它們可以暫時緩解他的焦慮,但無法治愈。畢竟我不是上帝。就算我能保證他現在沒有精神病,誰也不能保證他以後不會,以後的生活會幸福。因此,他陷入了不斷尋求保證和無法停止焦慮的沖動之中。
壹些對神經癥和精神分析不太了解的患者,往往認為治療是方法的給予,是尋求安全的保證,但真正的治療是深入到患者的人格、價值觀和追求中去,找出他焦慮的根源。如果不能深入內心,僅僅停留在表面的安全維護,那麽最後只能讓癥狀轉移或者復發,無法根治強迫癥。
7.放開妳周圍的人
有些病人,他強迫自己是不夠的,還要強迫身邊的人,可能是他的家人,可能是他的朋友,也可能是他的治療師。反正只要能緩解他的焦慮,他就會強迫身邊的人和他壹起做,所以身邊的人也會痛苦。因為家人或者初級治療師太想幫助他,就會陷入他的強迫性陷阱——以為是在幫助他,其實是在傷害他。
比如壹個女患者,總是擔心自己生病,需要壹遍又壹遍的尋求母親的保證,放心自己沒生病。即使離開了家,也要每天打個電話讓媽媽幫她消除焦慮。有時候,如果壹個電話打不通,妳就得再打壹個。如果她媽媽的承諾不能讓她滿意,她就不讓她去上班,而且她媽媽的承諾還是奇數,所以消極就是積極,能讓她感到舒服。她的邏輯是,如果這些念頭不消除,它們會怎麽樣?
心理治療的重點是幫助壹個人面對現實,打破幻想,所以如果病人身邊的人真的想幫助病人,最好的辦法可能不是配合他的強迫行為,而是幫助他戒掉“心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