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患者發生心力衰竭時,日常飲食中的鹽含量應減少到0.5 ~ 65438±0.0g..可以選擇那些含鹽量少的食物,如大米、紅薯、土豆、面粉等。新鮮蔬菜水果可以自由食用,肉、魚、蛋要適量食用。
心臟病患者對飲食要求非常嚴格,尤其是高油高脂的食物,要遠離。至於哪些食物要特別註意?首先要避免味精和鹽含量高的食物。其次是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海鮮、內臟、肥肉、皮、油炸食品、蛋制品、奶油等。,應該盡量避免。
總之,所有有殼、腳多的動物都不宜攝入,如貽貝、墨魚、蟹、蝦等,都是膽固醇高的食物。
水是生命之源。正常情況下,人每天至少要喝1200毫升的水。眾所周知,礦泉水、純凈水、蒸餾水都是幹凈、衛生、安全的飲用水。但對於老年人來說,喝低鹽度的優質天然礦泉水是最合適的。
優質天然礦泉水是在地層深處與含有特殊成分的巖石長期接觸,經復雜的物理化學作用而溶解的地下水,能增強人體新陳代謝,提高抗病能力,延緩衰老,對某些疾病也有醫療作用。
由於身體的衰退,尤其是盛夏時節,老年人氣血虛弱,免疫功能低下,常患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臟病等疾病。所以老年人要主動喝水,每天至少四杯,最好選擇優質的天然礦泉水喝水。因為優質天然礦泉水中的微量元素。比如鋅、鐵、鈣、矽、銅、鍶、鋰參與人體內酶、激素、核酸的代謝,有很大的生物效應。矽對於心血管疾病、動脈硬化、糖尿病,甚至多種癌癥都有著難以想象的醫療能力;鋅對糖尿病患者有壹定的輔助治療作用;鐵可以預防貧血和癌癥;鍶和鋰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提高抗病能力;銅對缺血性心臟病有明顯的保健作用。老年人早上起床後,空腹喝壹杯溫熱優質的天然礦泉水,可以降低血液濃度,使動脈壁變寬,有利於血液的正常循環,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
經常吃幹果可以降低心臟病的發病率。
高血壓、心臟病患者的飲食要求是什麽?
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的飲食調養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壹般來說,應註意以下問題:
(1)控制鹽的量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和鈉。如果鈉鹽攝入過多,在壹些內分泌激素的作用下,可引起小動脈痙攣,使血壓升高
站起來。同時,鈉鹽還有吸水的作用。如果攝入過多鈉鹽,體內儲存水分,會加重心臟負擔。因此,日常飲食中鈉鹽的供應量應小於3克;鹹菜、榨菜、醬豆腐等鹹味食物最好少吃或不吃。
(2)控制熱能供應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應多吃熱量低的食物。總熱能過高時,血清膽固醇通常會升高。如果病人超重,他應該控制飲食。
(3)限制脂肪和膽固醇的量。盡量避免食用含有動物脂肪和高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脂肪、脂肪、肝、
腎、腦、肺、蛋黃、魚子等。食用植物油、豆制品均可。但植物油不宜過多,因為植物油過多也會使患者肥胖。
(4)避免刺激性食物。飲食中盡量少用姜、辣椒、胡椒面等辛辣調味品。嚴禁抽煙喝酒,去掉喝濃茶濃咖啡等不好的東西。
愛好。
(5)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經常吃壹些新鮮蔬菜、水果、豆芽、海帶、紫菜、木耳等食物,預防動脈硬化。普通食物
使用芹菜、雜草、西紅柿等食物可以降低血壓。心臟病患者應多吃水果,如山楂、金櫻子和葡萄。
避免風濕性心臟病的飲食因素
(1)忌食苦寒辛辣: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大多心脾陽虛。如果他們過多地吃苦味的寒性食物,就會損害人體的陽氣,加重病情。此外,辣椒、芥末等食物會使心跳加快,增加心臟負擔。而且這種食物會導致便秘,因為排便太用力很困難,會增加心臟負擔,甚至引發意外。?
(2)嚴格控制鹽的攝入量:嚴格控制鹽的量,也嚴格限制用鹽腌制的各種食物的量,以免造成體內水鈉瀦留,增加心臟負擔。
(3)戒煙、戒酒、濃茶、咖啡:因為香煙燃燒時,可產生大量壹氧化碳。壹氧化碳被吸入體內後,可引起全身血管收縮,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其運送氧氣的功能下降,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對心臟不利。酒、濃茶、咖啡等刺激性、刺激性飲料可使血壓升高,增強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導致心率加快,甚至誘發心律失常,從而加重心臟負擔,損害心肌瓣膜功能。所以風濕性心臟病患者要禁煙,興奮刺激性飲料。
西紅柿有助於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芬蘭醫學專家認為,經常食用番茄和番茄制品有助於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
芬蘭庫奧皮奧大學的營養學家蒂娜·利沙寧(Tina Lisanin)最近發表了壹篇學術論文,認為西紅柿對人體健康有益,因為其中含有番茄紅素和類胡蘿蔔素。這兩種維生素在番茄醬中不會被破壞或消失。本文主要研究番茄紅素與降低心臟病風險之間的可能關系,這也是該大學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開展的冠狀動脈疾病危險因素研究項目的組成部分。
根據對庫奧皮奧700名中年男性的跟蹤觀察發現,血液中番茄紅素水平低的男性患心臟病的風險是正常男性的3倍以上。與其他國家相比,芬蘭人從食物中攝入的番茄紅素較少,許多老年人和男性公民“番茄不足”。相反,年輕人因為經常吃披薩,番茄紅素更多。利沙寧認為,如果妳在吃其他蔬菜和食物的同時多吃西紅柿和比薩餅,對妳的健康是有益無害的。
此前,庫奧皮奧大學的醫學專家發現,番茄紅素可以防止頸部動脈壁增厚。
喝低脂牛奶:降低心臟病風險
科學家發現,每天至少喝四杯低脂牛奶會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
但是馬克·a·佩雷拉說,並不是所有的乳制品都對心臟健康有益。那些脂肪含量高的乳制品,比如全脂牛奶,會增加人體內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他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有益乳制品是指那些脂肪含量在2%以下的產品,而全脂牛奶中的脂肪含量在4%左右。他還說,那些每天喝四杯乳制品的人平均患肥胖癥的可能性要低40%到60%。
佩雷拉在美國心臟協會心血管流行病學和預防41年會上說,乳制品有益健康這壹現象的壹個解釋是,飲用乳制品可能會減少蘇打水和其他高糖飲料的消費量。這項研究的結果來自於對年輕人冠狀動脈疾病風險的研究。這項研究包括2909名黑人和白人誌願者,年齡在18歲到30歲之間。誌願者來自伯明翰、芝加哥、明尼阿波利斯、奧克蘭和其他地區。十年隨訪期內(1985-1986),
哈佛醫學院的佩雷拉說,每天喝四次以上高質量乳制品的人更瘦,血壓相對更低,良性膽固醇水平更高,糖尿病更少。最重要的是,每天喝乳制品可以降低胰島素抵抗,這往往會導致II型糖尿病或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而II型糖尿病是已知的心臟病風險因素。美國心臟協會營養、康復和代謝委員會主任羅納德·m·克勞斯(Ronald M. Krause)警告說,佩雷拉的發現來自壹項觀察性研究,因此很難判斷飲用乳制品與降低心臟病風險之間的因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