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茯苓有哪些用法?

茯苓有哪些用法?

(1)醫生開的劑量是9~15g。

(2)茯苓為宜。炒熟研成細末,每次服3g,1分3次服。用於小兒秋季腹瀉。

(3)茯苓30g。每日1劑,以水代茶煎服。用於痰飲咳嗽。

(4)茯苓125g,花椒3g,糯米250g,豬肚1。將前兩味藥共研細末,與糯米壹起放入豬肚中,蒸熟後酌情服用。用於打嗝和惡心。

(5)茯苓30g,黑木耳15g。將藥焙幹,研成細粉,1次15g,1次3次,開水沖服。用於水腫。

(6)茯苓20克,豬苓20克,澤瀉20克,白術20克,桂枝10克,滑石30克,琥珀5克(研成粉末,分批服用)。每日1劑量,水煎。對小便不好。

(7)茯苓30g,五倍子10g,五味子20g。水煎遺精。

(8)茯苓12g,桂枝9g,白術9g,山茱萸9g,黃芪30g,甘草3g。每日1劑量,水煎3次。用於血虛眩暈。

(9)茯苓15g,蛋黃1。茯苓水煎取汁,取熱藥汁壹個蛋黃,睡前服用1次。用於睡眠困難,多夢易醒。

(10)茯苓9g,菖蒲12g,豬腎1。先將豬腎剖開去筋膜,再將茯苓、菖蒲磨成細粉,放入豬腎中。蒸完之後在1吃了兩次。用於腎虛腰痛。

(11)茯苓10g,炒棗仁10g,知母10g,川芎10g,甘草6g。每日1劑量,水煎3次。用於煩躁,失眠,心悸AA。

(12)茯苓10g,何首烏10g,牛膝10g,枸杞6g,菟絲子6g。每日1劑量,水煎3次。用於腎虛腰痛。

(13)茯苓12克,麻黃6克,石膏30克,白術9克,白術9克,甘草3克。每日1劑量,水煎3次。用於熱痹。

(14)茯苓10g,桂枝5g,桃仁10g,牡丹皮10g。每日1劑量,水煎3次。用於熱痹。

(15)茯苓、金櫻子、赤石脂和芡實。每日1劑量,水煎3次。白帶下用。

(16)茯苓粉10克,牛奶200克。將茯苓粉用少量冷水融化,然後加入煮沸的牛奶A,每天早上空腹服用。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

(17)茯苓15g,白術20g。水煮20分鐘,飯前取汁。用於濕瀉。

(18)茯苓20g、茵陳20g、黨參15g、白術15g、A 15g、大棗30g、炙甘草5g。大棗去核,與其它藥物壹起加水8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周1次。可用於預防體質虛弱者的肝炎。

(19)茯苓120g。用1000g白酒* * *浸泡10天,適當服用。用於肌肉麻痹、消瘦驚悸、失眠健忘等。脾虛所致。

(20)茯苓5克,豬苓5克,黃柏3克,車前子3克。將前三味藥切成小塊,將車前子用紗布包好,壹起放入茶杯中,倒入開水,蓋緊杯口,浸泡20分鐘左右即可代茶。可反復加開水浸泡數次至無味,每天早晚各服1劑。用在濕熱下註的帶下,癥狀有黃帶,或紅白帶,惡臭,腰腹疼痛。

(21)茯苓5g,豬苓5g,蒼術5g,白芍5g。切成小塊,壹起放入茶杯中,倒入開水,蓋緊杯口,浸泡約15分鐘,即可更換茶葉。可以用開水浸泡幾次至無味,每天早晚服用1劑。對於慢性腸炎,癥狀是腹部隱痛,大便稀,壹天走幾次,食欲不好,面色晦暗等。

(22)茯苓5克,黃芪5克,桂枝3克,防己2克,甘草2克。切成小塊,壹起放入茶杯中,倒入開水,蓋緊杯子,浸泡20分鐘左右,即可代替茶葉。可以用開水浸泡幾次至無味,每天早晚服用1劑。用於陽虛水泛所致的水腫,癥見四肢皮膚浮腫,面色萎黃,小便不利,腹脹等。

(23)茯苓5克、豬苓5克、白術5克、桂枝5克。切成小塊,壹起放入茶杯中,倒入開水,蓋緊杯子,浸泡20分鐘左右,即可代替茶葉。可以用開水浸泡幾次至無味,每天早晚服用1劑。對於慢性腎小球腎炎,癥狀為水腫、排尿困難、腹脹、無食欲等。

(24)茯苓5g、豬苓3g、大腹皮5g、檳榔5g。切成小塊,壹起放入茶杯中,倒入開水,蓋緊杯口,浸泡約15分鐘,即可更換茶葉。可以用開水浸泡幾次至無味,每天早晚服用1劑。用於脾不濕引起的水腫,癥見全身水腫、排尿困難、腹脹、食欲不振、便溏等。

(25)茯苓5克,山楂5克,白術5克,砂仁3克。將砂仁搗碎,其他藥物切成小塊,壹起放入茶杯中,倒入開水,蓋緊杯口,浸泡約15分鐘,即可代茶。可反復加開水浸泡數次至無味,每天早晚各服1劑。用於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癥見腹脹、食欲不振、食後反胃、便溏等。

(26)茯苓粉6克,大米30-60克。每天煮稠粥1次。用於脾虛,厭食,腹瀉。

(27)茯苓30g,雞肉60g。加適量調味品做餡,用面皮包煮。可用於老年人吞咽無力、惡心、呃逆。

(28)茯苓粉、面粉、糖均相等。加水調成糊狀,煎成餅衣。用於心悸、失眠、厭食、便溏等。

(29)茯苓10g,人參5g,浮小麥20g,活魚1(約500~1000g)。剁去頭瀝幹血,開水燙3分鐘,刮去身上黑膜,剝去四肢白衣,剁去爪尾,剖開腹部取出內臟,洗凈,文火煮半小時左右,取出放入溫水中,撕去黃油,去掉四肢背殼、腹甲和粗骨,切成3cm見方左右的塊,放入碗中;火腿100g切成小塊,生板油25g切丁,蓋在丸子魚面上。將10g蔥白、5g姜片、10g紹興酒、適量鹽加入雞湯中,倒入碗中。將茯苓、小麥用紗布包好,放入湯中。把人參磨成細粉,撒在面條上。用濕棉紙封好,放籠蒸2-2小時左右。出籠後,撈出蔥姜,倒出原湯,將團魚放入另壹個碗中,將原湯倒入鍋中,加入蔥花、姜米、紹興酒、味精、鹽調味,燒開撇去浮沫,然後在湯中打1雞蛋,煮好後澆在團魚面上。用於陰虛、潮熱、骨蒸AA、氣短等虛弱患者的輔助治療。

  • 上一篇:痔瘡吃什麽食物好?最好能快點恢復。
  • 下一篇:胸膜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