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鬥雞眼”的成因,首先要了解人看物體時發生的生理現象。人體需要不同的屈光度來看遠處的物體和近處的物體。眼睛根據註視距離支付相應屈光度的功能稱為“調節”。看近了,調節增加,看遠了,調節減少。另壹方面,在凝視近距離物體時,雙眼應同時向內會聚,以保證雙眼能同時看到物體。這個功能叫做“收斂”。“調整”和“趨同”通常是相互匹配的,並以相同的比例增加或減少。壹旦它們的平衡因為某種原因被破壞,就會出現異常。最常見的因素是眼睛的遠視狀態,因為遠視比正常需要更多的“調節”,但隨著調節的增加,“會聚”也增加,而這種增加的會聚可使眼球產生過多的凝聚,出現向內傾斜的“對側眼”。
嬰兒出現“眼對眼”現象有兩種情況。第壹,寶寶發育不完善,雙眼互動功能不健全。這是暫時的生理反應,發育完善後可以消失。另壹方面,大多數孩子在發育過程中都有遠視,所以往往需要增加會聚度,出現內斜視。遠視越大越明顯,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有斜視,因為只要按照發育規律采取保健措施,就會隨著發育過程逐漸正常。只有長時間會聚度增加,才會出現不可逆斜視。
了解了“鬥雞眼”的成因後,就知道如何預防了。在嬰幼兒無法測量視力的階段,壹定要註意不能創造條件讓孩子過度看近處的物體(比如在孩子面前掛壹串玩具讓孩子看或玩),盡量讓孩子看遠處的物體。等妳大壹點,及時教孩子讀視力表。看完視力表,可以馬上去醫院用阿托品散瞳驗光。如果“鬥雞眼”很重,也可以早壹點驗光,不用看視力表。驗光師可以根據客觀檢查來估計孩子的大概程度。遠視低的時候,只需要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不看太近的物體也能正常發育。如果遠視偏高,就需要配鏡來消除眼睛的過度會聚,消除“鬥雞眼”。這種治療性眼鏡壹定要經常佩戴,半年復查壹次,隨著度數的變化及時更換眼鏡。如果戴眼鏡不能完全矯正視力,達到正常,就會出現弱視癥狀,要做弱視治療。
但是斜視並不全是以上原因造成的,還有其他先天和後天的因素也會造成斜視。這就需要在醫院進行系統的檢查來鑒別。當嬰兒的兩眼角之間的距離比正常人的要寬時,看起來就像是“鬥雞眼”,但這是“假”的鬥雞眼。不管是什麽因素導致的鬥雞眼,以上預防原則都是有益無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