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秋冬季節皮膚幹燥發癢怎麽辦?

秋冬季節皮膚幹燥發癢怎麽辦?

冬季皮膚瘙癢發生的關鍵在於皮膚幹燥和寒冷,所以室內要保持壹定的濕度,可以擺放壹些綠色的盆栽,或者放上壹盆水,增加空氣濕度。洗澡時水溫在32C左右,不宜搓洗,肥皂用量過多,避免劃傷。洗完澡後,可以在全身塗上乳液,保持皮膚濕潤。建議每天塗保濕霜或乳液。必要時還可以口服第壹代抗過敏片,達到止癢鎮靜的效果。飲食中盡量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蔔、白菜等,少吃咖啡、可樂和酸辣食物。

幹燥綜合征的中醫藥治療

幹燥綜合征是壹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侵犯外分泌腺,特別是唾液腺和淚腺。如果只累及外分泌腺,稱為原發性幹燥綜合征;同時,如果伴有其他結締組織損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硬化癥等,則稱為繼發性幹燥綜合征。臨床上以口幹、眼幹為主要癥狀。

這種疾病是壹種全球性疾病,主要發生在女性身上。90%以上的患者年齡在30-40歲,最小的9歲。男女比例為1: 9-17。據國外資料顯示,老年人患病率為3-4%,僅次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我國已調查1萬多人,患病率為0.77-0.29%。早期口幹癥不容易被重視,容易被誤診。其病程較長,預後壹般較好。大部分內臟損傷的患者,通過適當的治療,可以得到緩解。伴有嚴重器官疾病、惡性淋巴瘤、繼發性幹燥綜合征伴有嚴重結締組織疾病的患者預後較差。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免疫、性激素、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1.遺傳基礎:有家族史。HLAB8和DR3基因在原發患者中的頻率非常高,HLAR2在繼發性患者中的頻率非常高。2.病毒感染:目前認為EB病毒、巨細胞病毒、HIV病毒與幹燥綜合征有關,其中EB病毒尤為受重視。3、性激素:多見於女性,可能與性激素調節免疫反應的能力有關,雌激素使免疫活性過強。4.免疫異常:存在復雜的體液和細胞免疫異常,患者血清中常出現多種自身抗體,如抗核抗體、抗SS-A抗體、抗SS-B抗體、抗唾液腺抗體等。常與壹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並存,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慢性活動性肝炎、橋本甲狀腺炎等。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劑可緩解病情。基本病理改變是淚腺、頜下腺、腮腺等外分泌腺有大量淋巴細胞浸潤,腺體明顯萎縮,腺管變窄、擴張。在後來的病例中,可以看到所有的腺體都被結締組織所取代。

中醫對本病的認識始於《內經》,有“燥勝於燥”、“燥為濕”之說。到了金元時期,劉又加了壹句:“皆燥而燥,熱情而燥”。從其發病及臨床特點分析,可歸入中醫“燥證”範疇,關節疼痛者可稱為“周痹”、“燥痹”,病因為先天不足、陰虛燥熱;後天勞累,久病失養;外感風、暑、燥、火為四害,陽熱過盛,導致津液消耗,陰血不足,目失清明,久則血瘀,阻絡,累及皮膚、筋骨,深入臟腑,以致致病。基本病機為陰虛津虧,主要病理因素為燥熱血瘀。病理性質屬於實質虛標實。病位起初是口、眼、鼻、咽的清竅,後來累及全身和五臟。

【辨證施治】

1,氣陰兩虛

癥狀:口幹咽燥,乏力,氣短,懶言,食欲不振,大便不實,舌紅少苔,脈細。

治法:益氣健脾,滋陰生津。

處方:補中益氣湯。

常用藥物:黃芪、升麻、甘草、天花粉、太子參、生地、麥冬、陳皮、烏梅、北沙參。

眼睛幹澀,加入枸杞和石斛;假大便、山藥、葛根;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適,加炒谷麥芽,生肉,青梅。

這種類型多見於病程較長的幹燥綜合征患者。是久病不潔,肺腎陰虛,脾虛所致。脾胃是後天之本,治療和保護脾胃很重要。

2.血虛燥熱型

癥狀:口幹咽燥,鼻幹目暗,面色蒼白,頭暈乏力,月經血少,焦慮易怒,失眠多夢,皮膚毛發晦暗,舌質嫩紅,苔少脈細。

治法:養血柔肝,生津潤燥。

處方:四物湯合關彜湯。

常用藥物:生地、當歸、白芍、川芎、枸杞子、北沙參、麥冬、丹參、百合。

頭暈頭痛,加天麻、蒺藜、苦丁茶;焦慮煩躁,夜多夢,加黃連、阿膠、熟棗仁;皮膚、頭發暗沈,加黃精、首烏;紅面上火,加入白薇和十大功勞葉;視力模糊,加入女貞子和桑椹。

此證型多見於中年女性和更年期女性。女性40歲以上,日癸漸竭,精血不足。女人天生肝,陰血不足,血不養肝,導致血虛肝旺,燥熱內生。病在肝,主要是精氣不足。治療要註意養肝柔肝,以達到生津潤燥的目的。

3.瘀血阻絡型

癥狀:口燥咽幹,目赤幹澀,皮膚粗糙,有黑斑,頭發棕黃,四肢關節疼痛,屈伸不利,畸形,指尖暗沈,經暗,舌暗,有瘀斑,脈細澀。

治療:活血化瘀,通絡。

處方:桃紅四物湯。

常用藥物:桃仁、紅花、當歸、川芎、赤芍、雞血藤、穿山甲、丹參、生地、大葉黃楊。

指尖暗寒,加淫羊藿、鹿角霜、路路通;月經量少,色暗,加益母草、澤蘭;關節畸形、皮膚粗糙、土鱉蟲、水蛭、鱉甲、喜樹花;口幹咽燥明顯,加天花粉、玄參。

此證型見於病程較長或硬皮病患者,常與上述綜合征同時出現。津液不足則血液循環停滯,氣弱則血液循環無力,以致瘀血阻絡,血管不通,進壹步加重津液運用障礙。治療以活血化瘀為主,臨床癥狀需要仔細分析。

4.燥熱過度型

癥狀:口幹、唇燥、咽幹鼻燥、口破舌裂、目赤淚少、目赤、小便短赤、大便幹燥、面紅發熱,或低熱滯留,舌幹紅無津液或裂紋,苔少或黃,脈細。

治法:清熱涼血,養陰潤浴。

處方:加味犀角地黃湯。

常用藥物:水牛角、生地黃、牡丹皮、赤芍、玄參、丹參、麥冬、阿膠、知母、黃連。

口舌潰爛引起的疼痛,加黃白殘花、青黛、石膏;眼睛紅腫,加梔子、淡竹葉;大便幹燥,加火麻仁、瓜蔞;低熱持續,加地骨皮、柴胡;舌質紅燥,無津液。加入烏梅、白芍和甘草。關節痛加虎杖、忍冬藤、桑枝;還表現為濕熱上火,口苦黏膩,苔薄黃膩,加廣藿香、飛機草。

這是幹燥綜合征中比較嚴重的壹個證型,由外感風熱、暑熱燥火、陽熱過盛、燥熱釀毒、津傷陰血所致。主要表現為燥熱過度,火上炎,所以治療宜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滋陰潤燥。若病情難以控制,可酌情加入小劑量雷公藤。

5.陰虛內熱型

癥狀:口幹咽燥,夜間尤甚,口唇幹裂,口渴或不能解渴,眼睛幹澀,流淚少或無,視物模糊,頭暈耳鳴,聲音嘶啞,發熱,便秘,舌紅少苔或無苔,脈數。

治療:滋陰生津,清熱除煩。

處方:杞菊地黃湯合關彜湯。

常用藥物:北沙參、麥冬、生地、枸杞子、女貞子、菊花、山茱萸、牡丹皮、墨旱蓮、天花粉。

陰虛內熱者加地骨皮、白術、十大功勞葉、鱉甲;夜不安、心煩熱掌,加五味子、知母、百合;視線模糊,加入石斛、谷精草、決明子;便秘者,玄參、何首烏;關節痛加木瓜,石南,青藤堿。

這種類型的幹燥綜合征是最常見的,它是由身體陰虛或各種原因引起的。主要病機為肝腎陰虛,內生燥熱,屬於虛熱虛火,苦寒不適合臨床用藥。

皮膚幹燥發癢在秋冬季節很常見。如果妳或妳周圍的家人和朋友有這個問題,不要擔心,更不用說掉以輕心。在藥店買個藥膏敷壹下就行了。我們建議找壹個靠譜的當地中醫,通過辨證施治來調整飲食起居和飲食。必要的話用點中藥,很快就能請這個麻煩。

  • 上一篇:生姜泡酒有什麽好處?
  • 下一篇:上山找偏方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