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氣血運行的表現
1,排便通暢,女性容易便秘。這種長期情況的結果就是代謝紊亂,臉黑黃,浮腫。
2、調理五臟六腑,可以讓血液功能運作良好,氣血通暢,臉色會相對好壹些,嘴唇也會紅潤壹些。
3.調理身體最終的結果是讓全身的末梢循環有規律的有效運行,讓皮膚有光澤,減少皺紋。
2.註意保證血液暢通。
沈陽1
快樂樂觀不僅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有益身心健康,同時還能促進骨髓造血功能旺盛,使皮膚紅潤有光澤。樂觀對待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態。
2.睡壹覺,養壹養
充足的睡眠可以讓妳有充沛的精力和體力,生活規律,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娛樂適度,勞逸結合。不熬夜,不偏食,戒煙限酒,經期或產褥期等特殊生理階段不同房。
3.移動並擡起
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增強骨髓的造血功能。戶外運動:跑步、爬山、日光浴、空氣浴、森林浴等。室內運動:氣功、養生、健美操等。另外,中醫認為“遠視傷血”,也就是說過度用眼會損傷體內的氣血,也會使人氣血不足。對於長期在電腦前工作的職業女性,以及長期用眼工作的女性,要特別註意眼睛的休息和保養。
4.餵養和飼養
女性應多吃烏雞、黑芝麻、核桃仁、桂圓、雞肉、雞蛋、豬血、豬肝、紅糖、紅豆、紅棗、蓮子、核桃、黃鱔等富含“造血原料”的營養食物。
3.血虛怎麽補血
1,輔食
通過飲食補血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平時可以常吃補血的食物,如菠菜、花生、蓮藕、黑木耳、雞肉、豬肉、羊肉、海參等。水果可以是桑椹、葡萄、紅棗、靈芝等。
這裏有壹個偏方——補血甜湯。原料:水發黑木耳50克,花生50克,紅棗8枚,山藥100克,冰糖適量。做法:將原料洗凈,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燉約1小時。用法:每天喝壹大碗,1周,效果會很明顯。
2、藥膳幫助
常用的補血中藥有當歸、熟地、川芎、白芍、阿膠等。這些中藥可以和補血的食物壹起做成美味的藥膳,如:烏雞當歸湯:當歸、黃芪各15g放入紗布袋中,與烏雞同煮,可以補血。當歸枸杞大棗茶:當歸5g,枸杞15g,大棗15g。將它們放入鍋中,加入500毫升水煮沸10分鐘,然後加入少許冰糖服用。該制備方法簡單,具有養血調經、美容養顏的功效。阿膠糯米粥:阿膠(溶化)9克,黑糯米60克煮粥,可補血補虛。
3.按摩四個補血穴位
每天按摩補血四穴需要1.5分鐘,可以幫助調節血虛。這四個穴位分別是:關元(肚臍下約15寸)、氣海(肚臍下約3寸)、足三裏(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1橫)、三陰交(下肢內踝上3寸、脛骨後緣)(註:1寸=33)
專家提醒,血虛往往伴有氣虛。因此,在選擇補藥時,應適當加入壹些補氣的藥物,如黃芪、黨參、鹿茸、甘草等。這樣可以增強補血的效果。中醫診斷的“血虛證”中有壹部分是貧血患者,但不壹定診斷為“血虛證”的都有貧血檢測指標。在補血的時候要註意控制脂肪的攝入,因為在油脂成分少的情況下,補血的營養物質容易吸收。少吃辛辣、刺激性、過冷、過熱的食物,維護脾胃,促進吸收。
4、對女性血液的誤解
誤區1,蔬菜水果補鐵沒用。
受中醫的影響,我們對果蔬補血這種說法總有些異議。很多人不知道,多吃蔬菜水果對補鐵也有好處。這是因為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檸檬酸和蘋果酸,這些有機酸能與鐵形成絡合物,從而增加鐵在腸道中的溶解度,有利於其吸收。
誤區二:肉類有害健康。
很多女生總是談色變,因為怕胖。他們往往只關註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對健康的益處,導致富含鐵的動物性食物攝入過少。事實上,動物性食物不僅含鐵豐富,而且吸收率高達25%。但植物性食物中鐵的吸收率很低,約為3%,原因是食物中含有的植酸鹽和草酸鹽的幹擾。所以不吃肉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
誤區三:吃雞蛋喝牛奶就夠營養了。
牛奶的鐵含量很低,吸收率只有10%。雞蛋中的壹些蛋白質也會抑制鐵的吸收。例如,用牛奶餵養的嬰兒,如果忽視添加輔食,往往會引起缺鐵性貧血,即“牛奶性貧血”。所以,牛奶和雞蛋雖然營養豐富,但是光靠它們來補鐵是不夠的。
誤區四,沈迷於喝咖啡和茶
對於女性來說,過量飲用咖啡和茶可能會導致缺鐵性貧血。這是因為茶葉中的單寧酸和咖啡中的多酚類物質能與鐵形成不溶性鹽,抑制鐵的吸收。所以女性要喝足夠的咖啡和茶,壹天1 ~ 2杯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