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腦膿腫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腦膿腫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腦膿腫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預防:腦膿腫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在應用抗生素之前,死亡率高達60-80%。20世紀40-70年代,由於抗生素的應用和診療方法的改進,死亡率下降到25-40%。應用CT後,死亡率仍為15 ~ 30%,與此病(尤其是血源性疾病)早期發現困難有關。患者來門診時,膿腫已處於晚期,壹般手術死亡率與患者術前意識有關,有意識者10 ~ 20%,無意識者60 ~ 80%。各種療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癥,如偏癱、癲癇、視野缺損、失語、精神意識改變、腦積水等。因此,腦膿腫的治療應重預防輕治療,強調早期診斷和治療。比如註意中耳炎、肺部感染等原發病竈的根治,才能防患於未然。

西醫治療腦膿腫

首先,藥物治療

腦膿腫的治療應根據病程和不同病理階段、部位、單發、多房或多發,以及機體的反應和抵抗力、病原菌的種類、毒力和耐藥性、原發病竈的情況等因素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案。總的治療原則是:在膿腫形成前,應以綜合內科治療為主。膿腫壹旦形成,就要手術治療。

急性化膿性腦炎和化膿性期在此階段,主要是抗感染和降低顱內壓等對癥治療,合理選用抗生素和應用脫水藥物,輔以支持療法和對癥治療。經過壹段時間的治療,少數病例可以痊愈,大部分患者的急性炎癥可以得到緩解,病竈可以迅速定位,為手術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少數重癥患者尚未形成膿腫,即出現腦疝甚至腦疝危象,應采取急診手術挽救生命。

(1)抗生素的選擇:應根據病原菌的種類、對細菌的敏感性以及藥物對血腦脊液屏障的通透性來選擇。原則上應選擇對病原菌敏感、易通過血腦脊液屏障的藥物。在檢測到細菌前,可根據病情選用易通過血腦脊液屏障的廣譜抗生素,待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出來後再做適當調整。壹般靜脈給藥,必要時根據病情也可采用鞘內、腦室內和膿腫腔內註射。

(2)脫水藥物的應用:主要用於降低顱內壓,緩解顱內壓增高的癥狀,預防腦疝。常用的脫水藥物有甘露醇、甘油溶液等高滲脫水劑,呋塞米(呋塞米)、衣康酸(利尿劑鈉)等利尿劑。服藥時要註意補鉀、腎功能、酸堿、水電解質平衡。

(3)激素的應用:在應用抗生素的同時,還可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來改善和調整血腦脊液屏障的功能,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減輕腦膿腫周圍的腦水腫。地塞米松,10 ~ 20 mg/d,為常用激素首選,靜脈滴註或肌肉註射1 ~ 2次。視病情可加大劑量,服藥時要查血糖。

(4)支持療法和對癥治療:主要註意營養和維生素的補充,註意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的調整。檢查肝腎功能狀況。病程長、全身狀況差的患者,需要適當輸註全血、血漿和蛋白質,改善全身狀況,增加抵抗力,為手術創造條件。如果發高燒,可以物理降溫。合並癲癇的患者應使用抗癲癇藥物,並預防和治療其他並發癥。

第二,手術治療

腦膿腫囊形成後,在應用抗生素、脫水藥物和支持療法的同時,應盡快進行手術治療。應根據膿腫的類型、部位、病情、技術和設備,綜合分析選擇最佳治療方案。

(1)腦膿腫穿刺術:該方法簡單、安全,對腦組織損傷小,特別適用於以下情況:

①各部位單發膿腫;

②膿腫較深或位於語言中樞、運動中樞等重要功能部位;

③病情危重,特別是腦疝者,應迅速抽出膿液,以減輕腦壓;

(4)年老體弱或同時患有其他嚴重疾病者、嬰幼兒及壹般不能耐受開顱者;

⑤先天性心臟病引起的腦膿腫;

⑥對於中耳炎、乳突炎,對顳葉或小腦膿腫患者可同時進行膿腫穿刺;

⑦不適合多發性或多房性膿腫或膿腫腔內有異物的患者,但必要時可借助CT掃描和MRI掃描分別穿刺多房性和多房性膿腫,定位準確時效果更佳:

①腦膿腫穿刺抽吸術:選擇腦表面離膿腫最近的部位,但避開功能區。比如耳源性顳葉膿腫,穿刺點可以在乳突上方的耳廓尖水平,相當於顳中回的後部。常規消毒,鉆顱,橫切硬腦膜,選擇無血管區,保護周圍棉片,防止膿液汙染。電凝大腦皮層後,直接刺入膿腔,穿刺針到達膿腔壁時會感覺到彈性阻力。稍用力即可刺穿膿腔壁並進入膿腔,拔出針芯,立即連接準備好的註射器,緩慢並盡量泵出膿液,泵出膿液過程中避免膿液溢出汙染手術野。記錄抽取膿液的量、性質、顏色、味道、塗片,然後送細菌和厭氧菌進行培養和藥敏試驗。膿液抽出後,大腦皮層塌陷,腦搏動恢復。用適量生理鹽水反復沖洗,註意沖洗和註射要慢,每次不要註射太多液體,以免因高度緊張而溢出。最後註射適量抗生素,或者做膿腔造影作為再次穿刺的標誌。如果膿腔靠近大腦皮層,則應謹慎註射藥物,避免抗生素溢出進入蛛網膜下腔,容易引起癲癇發作。如果穿刺失敗,可以重新定位並再次糾正穿刺。

②小腦膿腫穿刺抽吸術:在患側頸背上下2 ~ 3 cm處,乳突後緣處或垂直於中線的中點處,作壹垂直3cm切口,鉆顱。穿刺方向應指向小腦外上部,深度約2 ~ 4 cm。註意不要在中線方向穿刺,以免損傷腦幹。它還可以與CT、掃描或MRI掃描相結合,以獲得更精確的定位。其他步驟同腦膿腫穿刺。

(2)腦膿腫快速鉆孔穿刺術:為搶救或緊急情況下,可在床邊操作。定位後直接快速鉆顱骨,鉆顱骨後用穿刺針穿刺膿腫。吸膿後其他步驟同上。

(3)腦膿腫持續引流導管:壹般用於單發膿腫,膿腫壁厚,膿稠甚至形成膿塊,壹次性吸膿不理想。為避免常規或快速開顱術後重復穿刺,可同時置入矽膠導管。如果膿液引流通暢,可將導管固定在頭皮上,導管末端可連接輸液瓶或輸液袋,低位閉式引流可行,導管可用於每天沖洗液體和註射抗生素;如果膿塊多,引流不暢,可向膿腔內註射尿激酶,溶解膿塊,利於引流。對於丘腦、功能區、腦幹等深部的膿腫,最好結合CT或MRI進行立體定向穿刺,更準確。各種穿刺引流方法術後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如果患者術後有顱內壓增高或局限性體征,特別是患者有意識改變,急診病例應做CT掃描,了解顱內情況。如果掃描陰性,特別是患者有發熱,要做腰椎穿刺了解腦壓,送腦脊液檢查。

如果引流壹般通暢,每天註射抗生素1次,3 ~ 4天後復查ct。如果膿腫腔已經縮小,病情有所好轉,根據藥敏試驗,準備抗生素液,每天繼續沖洗1次。壹般在沖洗液清澈5 ~ 6天後即可進行拔管。

(4)腦膿腫切除術:此手術可徹底切除病竈。適應:

①膿腫囊形成良好,膿腫位於淺表,不在功能區;

②外傷性腦膿腫,膿腫腔內有異物或骨屑;

③多房性膿腫和小膿腫;④膿腫包膜較厚,穿刺或持續引流後膿腫腔不消失,或穿刺引流後效果不明顯;⑤復發性腦膿腫壹般需要手術切除。如果患者病情較差,可先進行穿刺抽吸,待病情好轉後再進行手術切除;⑥腦膿腫在腦室或蛛網膜下腔破裂,或發生急性腦疝時,應緊急切除膿腫,盡可能沖洗溢出的膿液;

⑦急性腦炎期或化膿性期,顱內壓增高引起的腦疝,不論是否形成膿腫囊,均須緊急開顱清除炎性病竈和壞死腦組織,並放置引流。

①腦膿腫切除術:術前應用抗生素和脫水藥物。為了定位膿腫,在膿腫的最近部分用骨瓣或骨窗進行開顱術以切割硬腦膜。檢查大腦皮層,註意非功能區的選擇。在無血管或血管較少的區域,根據膿腫的大小、深度及顱內壓增高情況,可直接穿刺部分膿液減壓,遊離膿腫壁,但要註意防止膿液溢出造成汙染,也可不穿刺直接清除。在膿腫附近切開大腦皮質,直達膿腫腔壁,沿膿腫囊由淺入深逐漸分離,用棉墊保護腦組織。最後用無齒鑷子提起膿腫,分離底部,直至完全切除。對於顱底附近的顳葉耳源性膿腫,部分包膜常與腦膜粘連,甚至有壹小部分腦膜被破壞。分離時要特別小心,避免膿腫腔破裂造成汙染。膿腫清除後,徹底止血,沖洗膿腫床和術野,放置引流管。如果膿腫緊貼重要組織或大血管,難以完全分離,可保留這部分,電凝於包膜內壁,局部仔細消毒。縫合硬腦膜,關閉顱腔。若術前已形成腦疝,可切除骨瓣減壓。如果操作時有汙染,可以用雙氧水和抗生素溶液仔細清洗。

②小腦膿腫切除術:根據膿腫的位置和大小,選擇後顱窩正中或中線旁切口切開皮膚,正中切口應沿中線白線逐層切開,暴露第壹頸椎後弓並咬破。中線旁的切口,皮下切開後註意枕大神經和血管,電凝血管後再切開肌肉層到達骨膜。分離乳突骨膜時註意引導靜脈,容易撕裂出血,需要電凝止血,骨蠟封閉骨孔。用後顱窩牽開器打開切口,在顱骨上鉆壹個洞,咬掉顱骨擴大骨窗約5 ~ 6 cm。膿腫清除的方法和步驟與腦膿腫清除相同,耳源性小腦膿腫與顳葉膿腫相同,其內上角也有膿腫壁與部分硬腦膜粘連,剝離時應註意。術後不縫合硬腦膜,常規逐層縫合顱骨。此外,在靠近切口的肌肉層放置引流管用於引流。

(5)開放引流或袋裝引流:是壹種古老的手術方法,現在很少使用,但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使用:

①開放性顱腦外傷所致的淺表腦膿腫,特別是伴有硬膜外膿腫、硬膜下膿腫、顱骨骨髓炎或膿液外滲;

②耳源性腦膿腫、乳突炎或膽脂瘤的耳手術,開放手術可行;

③各種骨窗開顱後,開放膿腫腔,放置引流管,定期換藥。這種手術壹般傷口愈合慢,治療時間長。

  • 上一篇:高中生如何燉烏骨雞?
  • 下一篇:有哪些方塊字的單詞?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