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為什麽過敏性疾病盯上妳了?
首先,我們來了解壹下什麽是過敏性疾病。過敏性疾病又稱過敏性疾病,是由過敏原引起的異常免疫反應,導致組織炎癥或器官功能障礙。可發生於各個年齡段,是皮膚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夏季是過敏性皮膚病的高發期,那麽為什麽會發生呢?
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俗稱“過敏體質”,醫生經常會問妳的近親是否也有相關的過敏性疾病。但並不是所有的過敏患者都會生病,這與自身免疫力等個體差異密切相關。
過敏原
過敏原是我們都知道的最常見的原因,大多數通過皮膚接觸、吸入、攝入或註射進入體內,主要包括動物皮毛、昆蟲的毒毛、花卉、水果、紫外線、吸入花粉和塵蟎、攝入海鮮、魚蝦、註射藥物和疫苗、接觸金屬制品、日用洗滌劑、化妝品、油漆、汽油等化工原料。這就是為什麽醫生會詢問病人的職業,最近的行蹤和活動,這對於判斷疾病是有幫助的。醫生根據病因、癥狀、皮損情況,選擇合適的檢查方法來鑒別過敏原,而不是壹概而論。簡單來說,血液通常用於檢測食物(如花粉塵蟎和黴菌)的血清過敏原特異性lgE,但斑貼試驗用於進壹步明確家庭主婦的手、長期職業接觸化學品以及長期頑固性皮炎和濕疹等原因。
環境和生活方式
比如室內產生甲醛等汙染物,就可能與特應性皮炎的發病有關。此外,現代生活方式更註重衛生。比如經常洗澡的患者覺得我這麽愛幹凈,為什麽會有過敏性皮疹?事實上,過度洗澡更容易損傷皮膚屏障,使人體免疫失衡,這也是為什麽城市人比農村人更容易過敏的原因。其次,熬夜、工作壓力大等社會因素也是誘因之壹。
過敏性皮膚有什麽特點和過敏表現?
過敏性皮膚的特點是表皮薄,皮膚細白,皮脂分泌少,幹燥,微血管明顯,皮膚幹燥,角質層保水能力降低,皮膚表面皮脂膜形成不完全。
皮膚過敏主要表現為各種類型的皮疹,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刺痛和紅腫。如蕁麻疹,會出現癢性風團,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短時間內迅速出現,無固定部位,反復發生;濕疹皮損形式多樣,對稱發生,常遍布全身,易慢性化;特應性皮炎常見於兒童,表現為皮膚幹燥,肘窩、腘窩(中醫稱之為四彎風)出現持續性皮疹,瘙癢難忍,易反復急性發作。除了皮疹和瘙癢,還可以伴有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所以早期及時的幹預非常重要,可以緩解或避免後期的鼻炎或哮喘;最常見的蟲咬皮炎是散在的水腫丘皰疹,嚴重的甚至會出現水腫、水皰、瘙癢和燒灼感。
另外,藥疹(又稱藥物過敏)非常常見,危害也很大!藥疹又稱藥物性皮炎,是藥物通過內服、外用、註射等途徑進入人體後引起的皮膚黏膜炎癥反應。幾乎所有的藥物都可能引起皮炎,但最常見的藥物是磺胺類、解熱鎮痛藥、安眠藥、青黴素、鏈黴素、中藥靜脈滴註等。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非常復雜,大致可以分為:藥物過量、不耐受、特發性、副作用、繼發性和過敏反應。藥疹是最常見的過敏反應。壹般來說,藥疹發生在開始治療後5 ~ 20天致敏後。但如果之前接受過相同的藥物或相同結構的藥物治療,可以在幾個小時或1 ~ 2天內迅速出現。藥疹常見的皮膚表現有14種,非常復雜。如果出現藥物過敏綜合征、剝脫性皮炎和大皰性表皮松解癥,它們都可能是致命的。所以,如果服藥後出現皮疹,壹定要高度重視,及時就診。
過敏了怎麽辦?
通過這些常見癥狀,患者可以對自己的疾病和治療有壹個初步的了解。對於癥狀較輕的,患者可以立即排除引起過敏的物質,可以迅速緩解;對於不清楚自己對什麽過敏或分離後過敏癥狀持續的,要及時就醫。其用藥遵循急性滲出,腫脹明顯時,用中藥湯劑濕敷或熏洗,用洗液,如三黃洗液、爐甘石洗液等,無糜爛滲出。亞急性期有鱗屑、結痂,用油劑,如紫草油;慢性期,浸潤濃稠,苔蘚樣,用藥膏,如青石止癢膏;此外,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或鹽酸西替利嗪等。)可以用,外用激素可以消炎止癢。特別是激素的使用壹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當強度和劑型的激素,逐步停藥的原則,不能濫用、過度使用或突然停藥。如果患者皮疹面積擴大,瘙癢、水皰嚴重,就要及時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我們應高度重視嚴重和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
1,急性蕁麻疹
患者往往先有皮膚瘙癢,很快瘙癢部位出現風團,呈鮮紅色或淡白色,可融合成大小不壹的片狀。皮膚凹凸不平,患者表皮的水腫和風團壹般在24小時內消退,但容易反復出現新的風團。嚴重者可伴有心悸、低血壓等過敏性休克癥狀。呼吸道癥狀包括哮喘、喉頭水腫,甚至呼吸困難、昏厥和窒息。胃腸道粘膜可能參與惡心、嘔吐、腹脹和腹瀉。感染可引起寒戰、高熱、頭痛等全身中毒癥狀,尤其是發熱可達40℃。由於其發病特點是可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且發病迅速,建議患者壹定要高度重視急性發作或面積擴大,以防並發癥。壹旦出現上述不適癥狀,壹定要緊急及時就醫,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中醫外治法治療急性期有獨特的優勢,多以涼血解毒、祛風止癢為主。其中風團鮮紅灼熱,常用馮曉散加減牡丹皮、赤芍祛風清熱、涼血止癢。可與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等抗組胺藥合用。如果瘙癢嚴重,皮疹大面積難以控制,可采用靜脈滴註葡萄糖酸鈣和維生素C,盡快控制病情,預防並發癥。如果有喉嚨堵塞、胸悶、憋氣等感覺。,妳需要盡快去最近的醫院,而不是去最大的醫院急救。
2.急性濕疹
急性濕疹是壹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很難治療。皮損主要表現為紅斑、丘疹、丘疹、水皰。患者常有難以忍受的瘙癢,常因搔抓導致潰爛、滲出。部分患者瘙癢嚴重,影響日常休息,甚至引起神經功能障礙,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嚴重的抓撓、熱水燙傷或其他刺激也會加重皮損。如果繼發感染,可形成膿皰、膿痂、淋巴結腫大和發熱。它還可能誘發細菌、真菌和病毒的感染;還可能使皮損相互融合,蔓延全身,形成彌漫性潮紅,甚至大面積滲出、糜爛,從而繼發紅皮病,損害多系統,影響代謝,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濕疹後患者壹定要配合醫生,註意護理,避免熱水燙傷和暴力抓撓。
首先,尋找誘因,找到過敏原,進行血檢或斑貼試驗。其次,急性濕疹與“濕”和“熱”關系密切,以濕熱蘊結於皮膚為常見,內治以清熱利濕止癢為主。根據以上原則,有滲出物時,選用苦參、黃柏、地膚子、白鮮皮、枯礬、馬齒莧等清熱解毒止癢之品,或用10%黃柏液冷敷濕敷,急性期時選用三黃洗劑或爐甘石、水牛角、生地、丹皮、赤芍、荊芥、防風、苦參、黃芩、大青葉、白茅草常用於中醫內服,清熱涼血,祛濕止癢。可聯合抗組胺藥或靜脈輸註鈣、維生素C、復方甘草酸苷等抗炎抗過敏治療。
3.藥疹
藥疹的診斷主要依據病史和臨床表現。除固定型藥疹外,大部分藥疹不易與其他原因引起的相同癥狀相區分,必須根據病史和發展過程綜合分析。臨床上要警惕治療過程中突然出現的全身性、對稱性皮疹,詢問用藥史,特別要註意藥物的交叉過敏和藥物過敏的隱蔽形式。熟悉各類藥物過敏的特點,排除類似內科和皮膚科疾病。壹般藥疹顏色鮮艷,發癢。通常藥疹在停用致敏藥物後會好轉並迅速消退。用藥後藥疹史、停藥後消失史、用藥後復發史具有重要的診斷意義。
藥疹的治療原則:
(1)停止使用所有疑似過敏藥物和結構相似的藥物。
(2)多喝水或輸液,促進體內藥物的排泄。
(3)輕度患者給予抗組胺藥、維生素C和鈣劑。嚴重者加糖皮質激素。
(4)預防和控制繼發感染。
(5)支持療法,註意補液,維持電解質平衡。對於黏膜受損者,應積極保護黏膜,尤其是結膜,防止角膜混濁和黏膜粘連,兒童應註意龜頭和包皮糜爛,導致包皮狹窄。每天可用3%硼酸水清潔眼睛或皮質類固醇滴眼液。註意清潔口腔,勤漱口。可以選擇2%的碳酸氫鈉溶液漱口。
總之,無論是急性濕疹、藥疹、急性蕁麻疹還是其他過敏性皮膚病,尤其是過敏體質的人,壹定不能忽視其危害和影響。皮膚病的特點多為易診斷難治愈,但可急性反復難愈。所以,在醫生常規治療的同時,壹定要積極護理,記得抓撓燙傷,少洗澡,註意保濕護膚,保持心情愉快,早發現早治療,防止病情加重或復發。
文/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皮膚科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