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虛寒痰證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喘,痰白稀,尤其是天冷時,痰多於喉,胸悶膈,四肢冰涼,舌苔白滑,脈遲。寒痰阻肺證可出現在多種疾病中,其臨床表現具有壹定的特點,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比如哮喘,表現為氣短,喉中有喘息聲,痰白而粘,或稀而多沫,胸悶膈悶,面色晦暗發青,苔白滑,脈緊等癥狀,是寒性痰阻,肺氣受阻所致。治療應該是宣肺散寒,化痰開竅。若胸痛出現寒痰阻肺之證,臨床表現為胸悶脹痛、疼痛透背、氣短氣短、咳嗽吐沫,系寒痰積聚、肺氣受阻、胸陽不固所致。治療應以溫肺化痰、通陽降逆為主,方藥以瓜蔞薤白半夏湯(《金匱要略》)加減。哮喘綜合征如有寒痰阻肺證,臨床癥狀為氣短、咯痰白稀、惡吐、口淡、惡寒肢冷,系脾陽不足,寒氣自上而下,濕痰積聚,肺上燥所致。《仁齋平喘止咳直接方》理論指出:“然而邪氣藏,痰涎浮,不能呼吸。”靈肝五味江新湯(金匱要略)用於治療寒痰、降氣、止咳。
陽虛寒痰證常因風寒犯肺,或患痰病,繼而為風寒所致。所以在風寒犯肺引起的感冒咳嗽等疾病中也很常見,表現為咳喘、咯痰白稀、咽喉有痰、胸悶膈悶、苔白滑等。治療應以祛風散寒宣肺為主,輔以溫肺化痰之品。
陽虛寒痰證在其病機演變過程中常伴有兩種情況:壹是累及脾(子病侵母)導致運化失職,出現厭食、惡心、大便稀、腹脹、腸鳴等。二是腎(母病子)受累,導致腎陽虛,如腰膝酸軟、夜尿頻、氣短喘鳴、痰上黑點、腳冷,甚至腹脹水腫、天亮腹瀉等。
寒濕阻滯關節痛和心臟楊燦導致心臟病(胸部關節痛)和背痛。
陳二丸是化痰祛濕的基本方。
上一篇:如何判斷自己的包皮是否過長?下一篇:如何美白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