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底發癢的原因及治療
腳底發癢的原因:
中醫認為腳氣就是腳濕氣,也叫腳氣?腳弱?、?足癬?正是因為內傷或外感邪氣,濕熱郁結於皮膚,久而久之,氣血凝滯,血腐生肌,風蟲滋生。主要表現為腳癢痛、糜爛、有特殊氣味,最終導致行走殘疾、生活不便,明顯影響日常生活質量。
目前西醫對足部濕氣的認識有限,認為足部真菌感染是由皮膚癬菌引起的,主要累及趾部、足底和側緣。它是皮膚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有很大的影響。這種疾病主要通過接觸傳播。用手抓癬或用鞋襪、手套、浴巾、洗腳盆與患者接觸是主要傳播途徑,常表現為夏重冬輕或輕度夏冬恢復期。
癥狀主要是腳癢痛,糜爛伴有特殊氣味,可伴有皮下水皰和急性瘙癢;或者看到紅綾往上跑,胯核腫痛;或者浸在黃水裏,甚至腳趾頭都腫了;或麻木冷痛,或潰爛蛻皮,手腳不溫不火。
腳底瘙癢的治療:
腳氣的治療壹般使用抗真菌藥物,如咪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治療常采用外敷加內服的“1+1”療法(如口服加外用比那芬1周)。也可以選擇局部角質層分離劑,例如水楊酸。
1,腳氣要盡早治療,腳氣不僅會影響日常生活,還會引發丹毒等嚴重疾病。
2、要選對治療腳氣的藥,腳氣是真菌引起的,要用抗真菌藥物。外用藥物如膚舒和皮炎平軟膏有時會適得其反,有助於腳氣擴散。
3.不要自己停藥。瘙癢是否緩解不能作為治愈的標準,但要用藥物殺滅真菌。
4.治療過程中,患者更換的襪子、內衣、被褥要用熱水(60℃以上)燙過,以減少感染的可能性。
5、腳氣繼發感染,局部急性炎癥。腳氣不能照常治療,要先處理好繼發感染。如有紅腫,局部應用硼酸水或呋喃西林液可消炎消腫。必要時全身使用抗生素,並遵醫囑給予適當休息。
6、飲食方面,多吃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2、應吃高蛋白食物;3.多吃粗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