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中文名:升降失調類:中醫基本術語的概念、釋義和應用。概念壹般指陽明氣血升降失調或生理平衡上下變化。升降失調的解釋升降失調是指在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由於致病因素的作用,臟腑氣機的升降出入運動發生紊亂的病理狀態。升降是人體氣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上者必上其清陽,下者必下其濁陰,離者必吐其舊,入者必新。升降是新陳代謝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過程。比如肺氣的釋放,肝氣的釋放和釋放,脾氣的清化和胃氣的下降,心火的下降和腎水的上升,都是臟腑氣機升降運動的具體表現。氣機升降異常的臨床表現有很多,但不外乎升降緩慢、升降過度和升降異常。1.升降不暢是由於臟腑虛弱,運行無力,或氣受阻,運行不暢,使升降功能減弱。比如脾氣上主,肺主降,脾虛不清氣,頭暈便溏;肺虛則乏力,氣短咳嗽氣短。再比如大腸通暢,如果腑氣虛弱失導,則渣滓停滯,便秘,都是升降不了的病。2.升降過度是指臟腑氣機升降運動與其主導趨勢壹致,但其程度超出正常範圍的病理現象。比如六腑的胃、腸、膀胱都是通暢的,如果過於通暢,就會出現腹瀉、尿頻等癥狀,甚至滑泄。再比如,肝氣升得太多,肝氣就上去了,導致肝陽上亢,肝火上炎。3.升降異常是指臟腑氣機升降運動與其正常趨勢相反的病理現象。即所謂升降,降時升降,如脾虛氣滯所致的腹瀉、脫肛;胃氣不降,上不良反應為噯氣嘔吐;如果心火不降,腎水不升,心腎不和,就會導致心煩、失眠、遺精、腰酸背痛等疾病。臨床上將氣的升、降、進、出運動之間的協調與平衡稱為“行氣”。如果失去了這種平衡,氣的運動受阻,運行不利,就會出現“氣亂”的病理狀態,稱為“氣滯”;氣的運動受到很大阻礙,當某些部位受阻時,稱為“氣滯”;氣升太大或衰不如就叫“氣逆”;氣升不足或降過盛,稱為“氣陷”;氣體的泄漏也叫“氣提”;氣的停滯稱為“氣滯”、“氣滯”,甚至“氣滯”。疾病的發生和變化取決於善惡。外邪是疾病發生的重要條件,但疾病只能通過機體引起的陰陽失調而發生。疾病是多種多樣的,病理上也是千變萬化的。但無論外感還是內傷,其病理變化無非是三個方面:邪氣升降,陰陽失調,升降失常。這幾個方面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但在疾病的過程中,總有壹種病變是主要的。中醫適用以下原則:1。不升不降(1)、臟病1、氣虛證:脾氣主升,肺主降(即顯降,中間為升),這是脾氣和肺氣功能活動的基本形式。脾氣虛則脾不升,肺氣虛則體虛。因此,脾肺兩虛與氣虛基本壹致。脾氣“虛則腹脹、腹瀉、消化不良”,肺氣“虛則氣短、耳聾”。其臨床特點是:呼吸不暢、說話懶惰、疲勞、食欲不振、運動時各種癥狀加重(疲勞導致耗氣)。因此,在升降不足的虛證中,宜用益氣升氣之法,方劑以溫補屬於腎氣的藥物為主,如四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黃芪建中湯、保元湯等。,或補脾或益肺,應隨意使用。2.氣滯證:氣滯證多起於肝,肝脾郁結也可累及脾胃。脾升胃降;脾不升降,脾胃就會停滯。其共同特征是腹脹、疼痛、脹滿、發緊。從病的性質來說,虛則瘀者當然有,但氣郁者還是居多。後者多采用疏肝解郁、行氣健脾和胃的方法。如果氣放松了,升降就會協調。①肝氣郁結:肝主疏泄。若因情傷或肝血虧虛而泄氣失敗,則是由抑郁、脅肋腫痛、寒熱交換等引起。在治療原則方面,《內經》提出:“魚目達到目的”。張錫純說:“木性善,治肝之法,宜以散為輔。散者,即升風而達者,可說有其旨。如柴胡、青皮、陳皮、貫眾、香附、川楝子等都是疏肝解郁之品。多為辛、溫、香,有行氣、疏肝解郁、消脹止痛的功效。柴胡疏肝散是疏肝行氣的方劑。②脾胃氣滯:脾胃共居中焦,意為“胃為谷所吸收,脾為運化,脾升則健,胃降則和”(《脾胃門臨床指南》)。脾胃因燥濕相合,陰陽相合而升降,是升降運動的樞紐。因此,在臨床上,脾氣郁滯與胃氣逆流常並存,如腹脹疼痛、嘈雜吞酸、消化不良、噯氣嘔吐等。,而且往往要行氣健脾,降逆和胃並舉。李時珍說“大地愛暖,喜香”,越鞠丸加陳皮、蒲川、砂仁之類,為芳香健脾之品。③肝郁脾虛:根據五行原理,木能疏土攝土,所以肝不能像脾升得那麽快,所以往往需要調理肝脾。逍遙散是壹個地方處方,廣泛用於疏肝健脾。(2)、腑病六腑順利傳下行為,但不傳則痛。膽、胃、小腸、大腸、膀胱臟腑功能不減退,以便秘、淋證、腹痛為主要癥狀。對此,實熱證多歸咎於腑臟,虛寒證多歸咎於臟臟(與脾腎有關,其原因是“跌得太遠”)。其中,實熱之證較為常見,宜以同裏治之。但導致腑不降的原因各有不同,常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理氣解郁、降逆止嘔等法合用。①腑實證虛:惡寒惡熱、腹痛、多汗、便秘是陽明腑證的總特征,仲景《傷寒論》中氣和,“瀉之以實”。硝酸鹽黃之是壹種鹹、苦、寒、涼的產品,它為腸道中的多余熱量打開了通道。壹旦燥邪沒有了,熱邪就可以隨之排出。②津液不足則大便困難:大腸主津液,津液不足則大便困難,也是腑臟不降。比如“脾縮綜合征”的特點就是“十幾天不換衣服沒事受”。仲景的方法是滋潤火麻仁丸,他可以做壹個沒有苦寒的典範。③熱瘀互結、腑氣郁結:《金匱要略》用大黃牡丹皮湯治療腸癰,為腑氣郁結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這種瀉熱化瘀、散結消腫的方法在後世急腹癥的治療中得到了進壹步的應用和發展。例如,用於急性闌尾炎、闌尾膿腫、膽囊炎和膽結石、腸梗阻、胰腺炎、膽道蛔蟲病等。,許多單位積極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初步摸索出了辨證論治的壹般規律。常見的理解是氣滯血瘀、熱郁阻濕、積食積蟲、結石導致六腑之氣受阻,從而產生疼痛。多屬裏實熱證,以膽、胃、大小腸疾病為主。大多主張疏裏攻裏的原則,同時根據病因病理,結合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行氣解郁、消食導滯、減不良反應止嘔、利尿通淋止痛等方劑的運用,結合現代醫學各種療法的應用。④膀胱濕熱,氣化不利:如果膀胱氣化不利(膀胱腑不能降),則為淋證。淋病初起多為濕熱所致,仲景提出為“下焦熱”所致。挾閉之證,總是濕熱,《靈樞·本博》第壹章揭示了虛實兩端:“其實挾閉,虛則溺。所以治淋大法重在疏泄,往往重在清膀胱濕熱,而以苦寒甘微滲藥物為主的八正散、石韋散等藥物合用,有很多好的效果。後世仍用外治法治療便秘患者。比如打個噴嚏或探嘔開肺氣,升中氣,使上竅受益,下竅自通,即所謂“欲降則先升”之法。二、漲跌過高(1)、漲跌過高,肝臟過高。在內科領域,常表現為肝陽上亢、肝火上炎或陽亢。臨床表現為上“風”“火”及病理性肢體運動,如頭痛、目赤、頭暈、煩躁、癰腫、痙攣、暈厥等。治理要明確,深入城鎮。龍膽瀉肝湯、天麻鉤藤湯、鎮肝熄風湯、焦玲鉤藤湯等都是常用方劑。根據“內風證”理論,常用以下三種方法平肝熄風:①鎮陽:得病者宜降不宜升。制服潛水的方法是用石頭和石頭。如《鎮肝熄風湯》中,龍血竭、龜甲、龜甲用於平肝熄風,生赭石用於降胃平沖。俞如生的石碑、磁鐵、珍珠母也是常用品。因其沈厚,故有潛陽之功。②涼肝熄風:若肝為風木之臟,邪熱犯之或五感化為火,則風火煽旺,病氣緊張。因此,熄風宜清肝涼肝,如黃芩、夏枯草、菊花、牡丹皮、赤芍等。後世如果肝升得太多,用石膏、大黃,胃熱就清了,腑氣就降了,氣血也下去了,風火就滅了。③養陰息風:肝腎同源,腎水不足,則肝失養,陰虛則陽亢,風盛則驕。病變在肝,根子在腎。張錫純健營湯就是為此專門設計的。比如溫病後期,熱灼真陰,虛風內動,神疲乏力癰,脈虛,舌紅少苔,總想脫,吳鞠通用大定風珠養陰,柔肝熄風,也治肝升過多,都可以采用。(2)腑降過多與脾腎關系密切。脾胃相合,小腸、大腸屬胃,火溫脾暖胃,腎、膀胱在表裏,所以小腸、大腸、膀胱表現為腑降過多,需要治療多腑,或補脾或溫腎或兼而有之。用辛溫之正藥,或加澀澀之品。如理中湯、真人養臟湯、申思丸、蘇荃丸、腎氣丸等都是代表方劑。三、盛衰顛倒(1)盛衰顛倒——氣滯證這裏主要指脾氣抑郁。氣滯證表現為脾氣上升,脾不升,清陽下陷。臨床特點:除了明顯的中氣不足癥狀外,還有“氣滯”的壹系列證候表現,如腹脹、內臟脫垂(胃、腎、子宮)、下口病變(脫肛、慢性腹瀉、白帶)、氣虛發熱(氣滯陽陷)、崩漏(氣不攝血)等。臨床上用補中益氣湯加枳殼治療脫肛和子宮脫垂。用歸脾湯加阿膠、香附炭治療崩漏,辨證正確,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人參、黃芪、生、柴、枳殼、葛根等。特別用於補氣升陽。(2)、降氣逆證的逆逆不暢,除了肝升太多,主要表現為臟腑之氣升而不降。其中肺氣、胃氣、膽氣(火)較為常見。氣逆證的臨床特點是:咳喘、嘔吐、嘔逆、吐苦水。腹脹、嘔吐、咳血等。逆勢者要跌,跌氣就是規律。①肺氣上沖:咳喘多因肺氣上沖,宣降失調所致。《金匱要略》治療本病常用:射幹麻黃湯,五味子降氣斂肺,半夏生姜化痰,麻黃細辛宣肺止咳,紫菀冬花溫肺止咳,四法合壹爐,治療寒飲咳喘。在痰熱咳喘的治療中,也常見同病同治,但用藥溫明。定喘湯、小青龍湯、紫蘇姜奇湯等都是常用方劑。②胃氣上:胃氣下和,病氣逆。風寒、食積、痰濁、肝郁、胃脘不足、胃陰不足,都會導致胃氣上沖,導致嘔吐嘔吐。治療要根據病因,如藿香正氣散、保和丸、小半夏湯、四七湯、理中湯、麥門冬湯等。陳皮、半夏、竹茹、生姜、丁香、柿子、赭石、旋覆花都是抗逆之品,所以往往要根據它們的溫性和鮮度來選擇。③膽氣(火)上:這種類型往往需要膽胃同治。《傷寒論》用大柴胡湯治療少陽熱郁、膽腑郁結,即以大黃、枳實清腸胃,千金方含溫膽湯清膽和胃,亦為兼治膽胃之方。正如後世所說:“肝氣要升,膽火要降。.....胃氣不降,膽火不降”(引自黃昆《醫熱參西錄》)。④因氣溢血:《蘇文·厥論》曰:“陽明厥逆,喘咳有體熱,擅驚風吐血”。荊嶽指出:“動者多因火,火盛則逼血輕舉妄動”(《荊嶽全書》)。張魯說:“血若從上溢,必然假肺胃”(《張氏醫通》)。總的來說,嘔吐、咳血多由火(肺、肝、胃熱)和氣過盛引起,熱邪灼陽絡,血隨其竅隨氣溢,所以清熱(清肺、涼肝、清胃)、降氣為大法。如薤白散、龍膽瀉肝湯、玉女湯加涼血止血之味。鐘的瀉心湯用於治療嘔吐,即"名為瀉心,實為瀉胃",是治療胃熱吐血的重要方劑。張錫純說:“治愚吐之證,方中皆用赭石,再細察胃氣不降之原因,各以等量之藥補之”,確實是從經驗出發,也是從“清降”的角度出發。四、“升降失調”三種基本病理變化的關系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升降失調在臨床證候上的反映,往往以復雜、交織的方式出現。三種基本木材的病理變化的見證和臨床特征各不相同,但病理變化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壹般來說有以下三種情況:①相互影響:肝不升則郁,郁則積脾,郁則積多;脾虛、腎虛、風寒導致腑臟過度壓抑;脾氣不升,肝氣不升,胃氣不降,膽火不降;如果肺、肝、胃熱,氣逆,則血隨氣溢,等等。(2)相互轉化:脾虛弱,脾不升則可發展為脾郁,郁通過潛移默化使脾更虛弱;不降(如肺、胃、膽)可轉化為氣逆證;肝不升則郁,郁不達則火風,肝升過多。③相互混淆:如脾胃氣滯為脾不升、胃氣不升之證,肺病不降、肺氣不升所致的咳喘等。,所以應該考慮治療。此外,“升降異常”還與“邪氣升降”和“陰陽失調”兩個主要病理過程密切相關。邪氣多由升發過多、降腑不足及“氣逆證”所致;正能量不足引起的患者多為腑降過度、肺脾升降不足、“氣滯證”。邪氣的盛衰可以構成“升降失調”的各種病理變化,“升降失調”的許多癥狀都是臟腑陰陽氣血失調的表現,因此也可以說是“陰陽失調”病理過程的另壹個方面。另壹方面,“升降異常”也反映了臟腑氣血運行紊亂的基本趨勢,從病位和證候的角度看更為生動具體。因此,臟腑病證的臨床分析,在很多場合都離不開“升降異常”病理理論的應用。此外,它還是中醫“盛衰”原理的理論基礎之壹,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異常升降”在祖國醫學病理和治療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其特定的概念、範疇、內容等,這也為中醫研究提供了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