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荔枝幹怎麽吃才有營養?

荔枝幹怎麽吃才有營養?

荔枝是嶺南有名的好水果。它不僅脆嫩、香甜可口,而且營養豐富。它還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所以,適量品嘗,不僅能享受美食,還有益健康。

荔枝營養:每100克荔枝果肉含水分84克,碳水化合物14克,產生熱量64千卡,蛋白質0.7克,脂肪0.6克,磷32克,鈣6毫克,鐵0.5克,硫胺素0.02克,核黃素0.04克等。此外,荔枝果肉還含有氮、鉀、鎂、氯、鋅、鈉等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荔枝的保健作用: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說:常吃荔枝,能健腦強身,治癤,開胃健脾。幹品可以補充元氣,是產婦和老人的滋補品。

清代王世雄在《息生飲食譜》中記載:“荔枝性溫,味香,能助心神增智,益精津,除異味止痛,滋養肝血。水果有中美的,新鮮的特別好。”可見荔枝果實具有壹定的藥用和滋補作用。

荔枝除鮮食外,還可制成荔枝幹、果汁、罐頭和果酒。荔枝有很多花,

花期長,泌蜜量大,是很好的蜜源果樹。

醫學研究也表明,荔枝對某些疾病有壹定的治療作用。如今在民間很受歡迎,用它的食療來治病。若用荔枝幹50g,海苔15g,海帶15g,加適量黃酒水煎,每日壹劑,可治愈頸淋巴結結核;荔枝幹五個,淮山藥15g,蓮子10g,大棗10g煎服或煮粥食用,治脾虛泄瀉;荔枝幹10枚,大棗10枚,水煎服,每日1 ~ 2次,治療貧血及產後血虛;35顆荔枝,30顆龍眼核,30顆蓮子,80顆葡萄,30顆大棗,壹只中等大小的鴨子(不要太肥),酒,鹽,蔥,姜,味噌,清湯。制法:先在鴨頸上切壹小口,去內臟,放開水盆取出,然後用冷水沖洗,再將上述五種水果、食材和壹碗清湯倒入鴨腔,用細繩將鴨頸口紮緊,盛於瓷碗中,蓋籠煮1 ~ 2小時,至鴨肉軟爛。這個食療偏方叫“五果鴨包”,味道鮮美,養血益智,安神補腎,延年益壽。這真是壹個獨特的水果療法食譜。

但荔枝是濕熱之品,民間有“壹個荔枝三把火”的說法。所以雖然好吃,但是不能多吃。如果連續或壹次性吃太多,就會患上“荔枝病”(類似低血糖)。其臨床表現為:頭暈、心悸、乏力、面色蒼白、皮膚冰冷,部分患者口渴、饑餓,或出現腹痛、腹瀉癥狀。部分重癥患者出現突然昏迷、陣發性抽搐、脈搏弱而快、瞳孔收縮、呼吸不規則、間歇或嘆息、面色蒼白、紫紺、心律失常、血壓下降等。,這些都對患者的健康造成了壹定的影響。但也沒必要恐慌,因為“荔枝病”很少有可能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只要註意預防,及時治療,是可以在短時間內恢復的。預防“荔枝病”的關鍵是控制食量,註意不要連續吃很多,尤其是肝病、腎病、糖尿病、胃腸疾病患者,老人、小孩、體弱者少吃為好。如遇“荔枝病”,有意識者可口服糖水、葡萄糖水,無意識者應立即靜脈註射40 ~ 60ml 50%葡萄糖溶液,轉院搶救。

荔枝原產中國,以其色、香、味俱佳而聞名中外。不僅肉質脆嫩,香甜可口,而且營養豐富,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所以,適量品嘗,不僅能享受美食,還有益健康。

治療重癥肌無力和肌肉萎縮!

讓口腔潰瘍不再復發

甲亢的防治:皮炎、濕疹、蕁麻疹。

但荔枝是濕熱之品,民間有“壹個荔枝三把火”的說法。所以,如果妳正在長痘痘、生瘡、感冒或急性炎癥,就不適合吃荔枝,否則會加重病情,身體虛弱、胃寒者適合多吃。如果連續幾天大量食用新鮮荔枝,很多人會經常出現頭暈、心慌、臉色蒼白、饑餓、出冷汗等癥狀。嚴重者還會出現抽搐、呼吸不規則、脈搏微弱,甚至突然昏迷等類似低血糖的病理表現。這是荔枝急性中毒,也叫荔枝病。那麽如何應對荔枝病呢?

喜歡吃荔枝但又怕燥熱的人,可以在吃荔枝的同時多喝鹽水,或者煮瘦肉或豬骨湯20-30g,或者加蜜棗的開水,可以預防荔枝病。

防止荔枝上火的“生鹽水”的“秘法”:生地50g,煎水1kg(滾壹下就好),然後加入適量的鹽(足夠鹹,但以能喝為準),冷卻後放入冰箱。吃荔枝時,先喝半碗“生鹽水”,吃完荔枝再預留半碗喝。或者將去殼的荔枝肉浸泡在“生鹽水”中再食用。

  • 上一篇:腎病綜合征的食譜
  • 下一篇:股骨頭壞死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