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養血滋陰,滋補肝腎。
[處方]壹貫煎合二至丸:生地黃、北沙參、麥冬、當歸、枸杞子、川楝子、何首烏、女貞子、蓮藕。
【用法】陰虛發熱者加牡丹皮、知母、澤瀉。陰虛、陰陽兩虛者可加淫羊藿、菟絲子。
中藥方劑
(1)復方降脂飲料
主治:肝腎兩虛型高脂血癥。
[處方]制何首烏30g、金櫻子15g、白術15g、茵陳30g、茯苓30g、薏苡仁30g、決明子20g、澤瀉20g、山楂20g、制大黃6g、萆薢12g、萆薢12g。肝腎陰虛加槲寄生30g、女貞子15g、枸杞15g;去除脾腎兩虛的大黃、薏苡仁、海藻,加入鹿角10g、巴戟天10g、淫羊藿10g、鎖陽10g;何首烏、大黃、金櫻子因脾胃虛弱而炮制,加入太子參30克、山藥15克、扁豆15克;蒼術15g,瓜蔞15g,膽南星10g,明礬3g,皂角6g;桃仁12g、赤芍12g、三七10g、丹參15g;肝郁附香10g,姜黃10g。
【用法】每日用水服1劑,20天為1個療程。避免吃脂肪和甜食,並停止使用其他降脂藥物。
(2)補腎活血化痰湯
主治:肝腎兩虛型高脂血癥。
[處方]焦大黃粉3克(洗凈),三七3克(洗凈),絞股藍30克,何首烏30克,海藻30克,黃精30克,山楂3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15天為1個療程。停用其他降脂藥物2 ~ 3個療程。
(3)芪參參芪湯
【主治】滋陰補腎,健脾利水。適用於肝腎陰虛型高脂血癥。
[處方]黃芪、丹參、熟地黃、澤瀉、山藥、何首烏各30克,黨參、山茱萸各15克,白術12克,茯苓、山楂各20克,陳皮9克,水蛭粉3克。
[用法]水煎服,1劑量,每日2次。
(4)降脂益肝湯
主治:肝腎兩虛型高脂血癥。
[處方]澤瀉20-30g,何首烏15-20g,丹參15-20g,黃精15-20g,生山楂30g,虎杖15-20g,荷葉15g。
[用法]服湯劑,每日1劑,4個月為1個療程。
(5)降脂片(1)
適應癥:高脂血癥是肝腎陰虛,消化不良所致。
[處方]桑寄生15g,決明子30g,山楂30g,葛根15g。
【用法】將藥物制成片劑口服,每日三次,每次六片,1個月為1個療程。
(5)降脂片(2)
適應癥:高脂血癥是肝腎陰虛所致。
[處方]生何首烏15g、杭白菊9 g、生地15g、麥冬15g、夜交藤15g、雞冠花15g、北沙參15g、玄參15。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10天就是1個療程。
(6)降脂靈片
主治:肝腎兩虛型高脂血癥。
[處方]何首烏30g,澤瀉15g,黃精10g,金櫻子15g,山楂30g,決明子15g,桑寄生30g,木香6g,丹參15g,三七15g。
【用法】制成片劑,每片含生藥1.17克。每次3片,每天3次,3個月就是1個療程。
(7)益壽降脂靈片
【適應癥】高脂血癥。
[處方]制何首烏7.5克,枸杞子7.5克,黃精10克,山楂10克,決明子1.5克..
【用法】糖衣片由上述處方制成。以上藥方的劑量為1次,口服壹日三次,服用兩個月為1個療程。
(8)玄參丹參飲
[處方]玄參10g,丹參15g,牛膝10g,何首烏15g,枸杞子10g,石決明12g,車前子10g,桑寄生65438+。
主治:補益肝腎,活血化瘀。用於高血壓,癥見頭暈、頭痛、心悸、失眠、耳鳴、腰膝酸軟。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臨床上只能加減壹兩種藥物。
(9)止脈寧膠囊
【適應癥】高脂血癥。
[處方]何首烏、枸杞子、冬蟲夏草、藏紅花、酒大黃、澤瀉、石菖蒲、皂莢、姜黃等。
【用法】取頂端制成膠囊,每次服用1g,壹日三次。四周就是1個療程。
(10)降脂合劑
【適應癥】高脂血癥。
[處方]何首烏30g,女貞子15g,枸杞子15g,赤芍15g,澤瀉15g,黃芪20g,山楂20g,桃仁2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30天為1個療程。
(11)杞菊地黃丸
主治:肝腎陰虛型高脂血癥
[處方]枸杞9克,菊花9克,熟地黃24克,幹山藥12克,山茱萸12克,澤瀉9克,牡丹皮9克,茯苓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1療程30天。
(12)益腎填精公式
主治:肝腎兩虛型高脂血癥。
[處方]何首烏、麥冬、沙參、菟絲子、桑寄生各12g,生地18g,枸杞子、黃精、杜仲各15g,黑芝麻20g。
[用法]水煎服,每日2劑,15天為1個療程。
針灸療法
【要點】太沖、太溪、百會、肝俞、腎俞、三陰交。
【配穴】內關、Interrow、心俞、足三裏。
【用法】太沖穴是足厥陰肝經的“失穴”,也是肝臟的“原穴”,位於足背第壹跖骨與第二跖骨交界處的第壹凹陷處。按壓方法:切壓法、捏壓法、按壓法;
太溪穴:足少陰腎經的“失穴”,腎的“原穴”,位於內踝高點與跟腱之間。在大蕭條時期。按壓法:捏壓法、按壓法;
百會穴:督脈的穴位,位於發際線以上7寸。簡單的取穴方法:耳尖直上,頭頂正中。壓制法:揉捏法、壓制法;
肝俞穴: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位於第九胸椎棘突下,側開1.5寸。按壓法:按壓法;
腎俞穴: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位於第二腰椎棘突下,側開1.5寸。按壓法:按壓法;
三陰交穴:足太陰脾經的穴位,位於內踝高點上方3寸,脛骨內側後緣。按壓法:捏壓法、按壓法;
內關穴:手厥陰心包經的“絡穴”,八脈交會穴之壹,位於腕橫紋上方2寸處,掌長肌肌腱與腕屈肌之間。按壓方法:切壓法、捏壓法、按壓法;
間行穴:足晨陰肝經的“行穴”,位於足背,第壹、二趾縫端。壓力法:剪切壓力法;
心俞穴: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位於第五胸椎棘突下,側開1.5寸。
按壓法:按壓法;
足三裏穴:足陽明胃經的“匯流點”,位於小腿鼻尖下3寸,脛骨脊外壹橫指。壓制法:揉捏法、揉捏法、壓制法;
食物療法
(1)食用食品
宜吃補益肝腎的食物。這些食物主要有枸杞、核桃、花生、大棗、桂圓、蜂蜜、蝦、魚、肉、蛋等。
(2)不吃食物
不抽煙酒,不吃肥膩甘甜稠涼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