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疾病的最早癥狀是患肢發冷、麻木和間歇性跛行。如果腹主動脈或髂動脈下端閉塞,行走後會出現整個臀部和下肢的酸痛、乏力和疼痛。如果癥狀發生在小腿,可能說明股動脈閉塞。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肢缺血加重,在安靜狀態下還會出現持續性的趾、足或小腿靜息痛,夜間更為劇烈。病人常常抱著腳坐著,整夜不睡。患肢趾、足或小腿皮膚顏色蒼白,體溫下降,感覺減退,皮膚變薄,肌肉萎縮,趾甲增厚變形,骨質稀疏。在嚴重缺血的情況下,腳趾、腳或腿會產生潰瘍和壞疽。特別是糖尿病患者更容易發病,容易演變為濕性壞疽和繼發感染,可同時引起全身中毒癥狀。
當動脈管腔嚴重狹窄或完全閉塞時,患肢脈搏會減弱或消失,血壓降低或檢測不到。若在腹主動脈下端或雙側髂動脈閉塞,則雙側股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如果在壹側髂動脈閉塞,壹側股動脈、腘動脈、足背動脈的脈搏會消失。如在股動脈下端閉塞,可摸到股動脈脈搏,但不能摸到足背動脈和脛後動脈。因此,動脈閉塞的部位往往可以通過體表動脈觸診初步確定,但需要註意的是,約有6%的正常人不能觸診足背動脈,因此應結合癥狀及其他輔助檢查做出診斷。
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癥往往是全身動脈硬化的局部表現,所以很多患者可能合並其他重要器官的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腦動脈硬化,病程中隨時可能出現心肌梗死、腦出血或腦血栓等嚴重並發癥,預後比其他慢性動脈阻塞性疾病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差。如果伴有糖尿病,預後也更差。
動脈粥樣硬化性閉塞是壹種器質性疾病,迄今為止還沒有藥物可以恢復病變動脈的彈性和再通。目前使用的藥物主要作用是阻止疾病的持續發展,改善患肢的側支循環,緩解疼痛,促進潰瘍愈合。
如前所述,動脈粥樣硬化是壹種彌漫性疾病,常累及腦、心、腎等重要器官的動脈,因此預防尤為重要。註意合理調整飲食,防止脂代謝紊亂和高膽固醇血癥。中年以後,要避免吃太多動物脂肪和膽固醇高的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蔬菜、豆類、豆制品、植物油和各種水果。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有助於預防肥胖,鍛煉心臟和血管的功能調節,調節血脂代謝。此外,戒煙非常重要,及時發現和治療糖尿病也有助於防止疾病的發展和惡化。
藥物療法
1.對於飲食控制後血脂仍無降低的高脂血癥患者,可使用降血脂藥物治療。目前常用的藥物如下:
(1)肌醇煙酸酯:壹種溫和的外周血管擴張劑,也可以降低膽固醇。每日3次,每次0.2~0.4g。或每日1 ~ 2次,每次100mg,肌肉註射。
(2)維生素C:據報道,大劑量的維生素C可以降低膽固醇。每日3次,每次0.5g。
(3) Atomine:降血脂效果是肯定的,但對肝臟有損害,使用時要註意檢查肝功能。壹日三次,每次1 ~ 2粒。
(4)脈通:每日3次,每次2粒。
2.降壓藥引起的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約有40 ~ 50%伴有高血壓,常給手術帶來壹定風險,應同時治療高血壓。常用的降壓藥有復方降壓片和利血平。如果考慮到腎動脈狹窄,可以試試巰丙基脯氨酸,這是壹種抗腎素的藥物,25mg,壹天三次,劑量可以根據血壓下降情況調整。
3.血管擴張劑應用後可解除血管痙攣,促進側支循環,從而改善患肢的血液供應。常用藥物有地巴唑、硝苯地平、妥拉蘇林、煙酸等。
4.復方丹參、毛冬青等中草藥制劑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對本病有壹定療效。20毫升復方丹參註射液可放入500毫升低分子右旋糖酐中靜脈滴註,具有降低血液粘度、增加紅細胞表面負電荷和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環、促進側支循環的作用,是治療動脈硬化閉塞癥的常用藥物之壹。
(2)手術治療
1.適應癥動脈粥樣硬化是壹種全身性疾病。如果沒有癥狀或癥狀較輕,動脈稍有狹窄,可以暫時中止手術。動脈造影證實的間歇性跛行和下肢動脈嚴重狹窄(直徑小於正常直徑的50%)需要手術治療。當伴有嚴重的休息痛或足趾潰瘍、壞疽時,需要手術,但效果較差。
2.禁忌癥:近期重要器官有嚴重病變的患者,如心絞痛、腦血管意外、肝腎衰竭等。,都不適合手術治療。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壹般不應列為手術禁忌癥,而應根據其近期心功能和全身情況確定,壹般可選擇更簡單、危險性更小的手術方式。
動脈輸出管道狹窄或閉塞,常規動脈旁路移植術常導致失敗,壹般不適合手術治療。
3.手術方法主要采用人工血管或自體大隱靜脈作為旁路移植,在閉塞動脈的近端和遠端進行橋式端側吻合,重建動脈血流。近年來,國內外開展了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治療動脈硬化閉塞癥,尤其是髂短動脈狹窄,療效特別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