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父親把女兒送進大學後,謙虛地請求教練多關註吉它,因為他相信她能為印拿金牌,而教練只把這當成壹個笑話(因為以前從來沒有人這麽做過)。很難說這有多震撼。這就相當於妳從農村以優異的競賽成績考上了清華的物理系。妳爸爸沒錢,讀不起書,跑到醫院領導辦公室,用方言說,老師,我真的相信我女兒能為中國拿諾貝爾物理學獎。
這麽多年,他壹直相信女兒有著不可思議的潛力,他面對的是全世界的不理解。讓他與那些壹廂情願的人不同的是,他壹直以“世界冠軍之父”的標準要求自己,親自與偏見和物質條件的疲勞作鬥爭,為女兒贏得來之不易的可能性。他對女兒的信任從未改變,無論她是在輝煌還是在低谷。
這種精神在中國也是稀缺的。社會對優秀女性的評判標準總是與男性不同,而且往往低於男性。比如“女生不要太努力,漂亮就好。”“妳能有壹份穩定的工作,以後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早點結婚,三十歲以後就不值錢了。”
希望有更多的聲音:“女孩子也要能吃苦。”“就算數學和物理很難,也不能就這麽放棄。”“如果妳想成為壹流的科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工程師/程序員/教師/醫生/企業家,我們會盡全力支持妳。”“不要拘泥於小事,多想想大事。”“不要放棄妳的夢想。”
也可以成就最輝煌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