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壹件很痛苦的事情,而貼耳穴是壹種常見的中醫治療方法,對失眠的治療大有裨益。那麽具體方法是什麽呢?我給大家準備了失眠耳貼位置示意圖。
失眠貼耳穴位置示意圖1貼耳穴治療失眠的方法壹
要點神門、心腦。
心脾兩虛配穴;肝火擾肝膽;胃腑不和脾胃;陰虛火旺配心腎。
治療方法
1.使用探針、火柴頭、棉簽等。點擊選定的穴位,探索耳穴的敏感點。
2.常規的耳部消毒。用膠帶將王不留行種子粘在耳穴的神門、心腦穴上。按辨證配1~2穴。
3.讓患者每天按壓2-3次,每次3-5分鐘,睡前加強,每1-2天換壹次,10次為1個療程。處理數最少為1,最長為12。壓耳期間停止服用所有安眠藥。
貼耳穴治療失眠的第二種方法
要點神門、心腦。
配穴,肝火失調型,胃氣不和型,
陰虛火旺配腎,心脾兩虛配脾,心膽兩虛配膽。
治療方法
1.先在取穴區探索耳穴的敏感點(白糠樣脫屑或結節狀隆起、點狀凹陷、壓痛)。常規耳部消毒,待幹燥。
2.將王不留行種子準確地貼在敏感點上。
3.要求患者用手按壓每個穴位,每天三次,每次10分鐘。兩耳交替按壓,隔天更換,1次,5次為1療程。
失眠耳貼位置示意圖2耳朵上有壹個穴位可以緩解失眠,妳知道嗎?
失眠按上下耳窩。
失眠,中醫稱為“不寐”,是心脾兩虛所致。可以按壓耳窩“心”和上耳窩“脾”兩個穴位。可以把食指放在耳洞裏,拇指放在耳後揉捏。
耳穴療法治療失眠
失眠多由情緒刺激、環境變化、藥物作用、疾病等引起。,導致大腦調節紊亂。中醫認為,失眠是陽氣不入陰,心神不寧的病理表現。
耳朵上有穴位,有疏通經絡、活絡氣血、調理臟腑的作用。以不同方式刺激這些穴位,可產生全身或局部反應,有助於診斷和治療。耳穴療法在中醫中的應用歷史悠久,實施方法多種多樣,包括針灸、按摩、敷貼、栓塞、吹藥、埋針、放血等。是中醫綜合治療的操作方法之壹。
可用針刺、按壓、放血刺激耳穴治療失眠。常用的安神助眠的穴位有:心、脾、腎、神門、枕、腦、緣、內分泌、交感。
耳針促進睡眠。
壹只耳朵上選2-3個穴位。先清洗消毒,用0.5寸的毫針操作,快速刺入0.33cm深的軟骨組織,不要穿透對側皮膚。幾次撚線後,保持針10-20分鐘,過程中撚線增強針感。每日壹次或隔日壹次,10-20次為壹個療程,治療間隔壹周。如果因工作原因不能定期接受治療,可以選擇埋針固定在穴位上5-20天,讓患者每天按壓幾次,加強刺激。
耳穴按壓促進睡眠
是最常見的耳穴刺激法。在壹只耳朵上選擇2-3個穴位,將耳廓清洗消毒,將磁珠貼在相應穴位上,輕輕按壓數十次,使局部充血變紅、發熱、疼痛。告訴患者要經常按壓穴位,尤其是飯後和睡前,每次3-5分鐘。兩耳交替,耳貼隔天更換。對於頑固性失眠,最好是藥物壹起敷,如王不留行、蘿蔔、六神丸、冰片等。,並在穴位兩側附加增強刺激。
耳穴放血促進睡眠
即刺破耳珠出血,擠出4-5滴血,每周兩次,左右交替。註意事前消毒,因為有出血問題,貧血,低血壓,孕婦。
耳穴按其對失眠的治療作用可分為陰穴、陽穴、平穴三種:陰穴多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消炎、寧心止痛的作用;陽性穴位大多具有溫補、養陽、促進新陳代謝、循環、內分泌、生長的作用;介於兩者之間,是壹個平點,平點往往是偏的,要麽正,要麽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