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守治療:包括藥物、按摩、熱療等。大部分藥物都是止痛藥,能有效緩解疼痛,但這些藥物對胃腸道的副作用很大。按摩等方法只是緩解疼痛。
2、手術治療:關節炎復發,關節已經變形,必須手術。但如果還沒到那壹步,就不要選擇手術。因為對於創傷大、並發癥多的患者,手術治療並不是最佳選擇。
3.微創療法:能迅速緩解和減輕疼痛癥狀,延緩關節破壞和恢復關節活動度,防止軟骨和骨破壞,防止畸形和殘疾。與前兩種方法相比,效果更好。可以輕松解除痛苦[1]。
類風濕性關節炎概述
類風濕性關節炎又稱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壹種病因不明的慢性全身炎癥性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慢性、對稱性、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屬於自身免疫性炎癥性疾病。該病通常好發於手、腕、足等小關節,反復發作,對稱分布。早期有關節腫脹、熱痛、功能障礙,晚期可出現不同程度的關節僵硬、變形,並伴有骨骼、骨骼肌萎縮,極易致殘。從病理變化來看,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壹種以關節滑膜(以後為關節軟骨、骨組織、關節韌帶、肌鍵)為主,其次為漿膜、心、肺、眼等結締組織的廣泛炎癥性疾病。除了關節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全身表現還包括發熱、疲勞、心包炎、皮下結節、胸膜炎、動脈炎和周圍神經病變。廣義的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僅包括關節的炎癥性病變,還包括全身的廣泛病變。
類風濕病的概念必須與風濕病相區別。在19世紀中葉之前,人們常常把這兩者混為壹談。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人們對類風濕的認識越來越多。類風濕性關節炎這個名稱最早是由英國醫生加勞德在1858年使用的。1896年,schaffer和Raymond將該病定義為壹種獨立的疾病,同年Steele對兒童類風濕性關節炎做了詳細描述。Cecil等人在1931年發現類風濕患者血清與鏈球菌的凝集率很高,在1940年發現Valle有類風濕因子。1945年的Caverti和1961年的Slefen分別提出了類風濕發病機制中的自身免疫反應理論,並得到了證實。1941在美國正式使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名稱。目前法國、比利時、荷蘭稱之為慢性進行性多關節炎,中國、英國、美國除外。德國、捷克和羅馬尼亞稱之為原發性慢性多關節炎;前蘇聯稱之為傳染性非特異性多發性關節炎;日本稱之為慢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
磁療是壹種通過對人體施加磁場來治療疾病的方法。磁場影響人體的電流分布、帶電粒子的運動、膜系統的通透性等。,並改變組織和細胞的生理生化過程,產生鎮痛、消腫、促進血液和淋巴循環的作用。
中國在古代就用磁療來治療疾病。20世紀60年代初,鐵氧體磁體被應用於穴位,以治療高血壓、關節炎和其他癥狀。截至目前,我國磁療已進入多層次、多領域、多層次、深層次的完善階段。磁療產品的理論,生物效應,臨床適應癥,方法學和研究清楚地展示。磁療已成為治療失眠的主要方法。許多醫學工作者對其機理進行了深入研究,多種磁療服和磁療睡眠系統正在向高水平發展。
關節炎的外部治療
1.外敷藥:膏藥是外敷藥中獨特的傳統劑型,其作用是其藥理作用和物理作用的結合。現代石膏,精心研發的技術。所用中草藥全部恒溫恒濕浸泡,超微粉碎提取,低溫萃取濃縮,真空冷凍幹燥,應用國際新透皮吸收劑和均勻緩釋技術,使藥物和磁場同時持續有效作用於機體,在磁體中心位置產生相互倍增效應,還能疏通經絡,緩解疼痛,使用方便,療效持久。常用的傳統藥膏有很多,如鎮江膏、磁貼、東方活血膏等。
2.熱敷療法:如熱敷使用溫經散寒、行氣活血、止痛的藥物。壹方面用熱溫經絡,調和氣血;另壹方面通過藥物,達到散瘀止痛,活絡關節的目的。
3.熏洗療法:活血止痛散:當歸尾、紅花[2]、蘇木、白芷、姜黃、羌活、五加皮、海桐皮、牛膝、川楝子、茯苓等。15克,乳香6克,花椒9克,透骨草30克。煎服並熏洗患處,每日兩次,每次40分鐘。本方具有疏通關節筋絡,疏通氣血,活血止痛的作用,特別適用於關節僵硬、酸痛、麻木者。
幾種常見的治療方法
1,針灸治療:針灸對膝關節炎有很好的療效。據研究,針灸具有消炎、止痛、消腫、活血的作用。通過改變患處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帶走壹些致病的炎癥因子,達到改善癥狀的目的。
2、飲食調理:杜仲15克,牛膝20克,花椒根15克,豬蹄200克左右。豬蹄去毛洗凈後,加入藥材和適量的水壹起煮至豬蹄熟軟。吃了帶湯的豬蹄,有強筋壯骨、祛風活血、潤關節的作用。
3、運動康復鍛煉:養成鍛煉的習慣,但不要過度鍛煉。因為膝蓋是人體最承重的關節,很容易因為超負荷而引發關節炎。壹旦發病,就不應該完全停止運動。只要根據情況調整運動量,或者做遊泳、騎自行車等無負荷運動,對於膝關節炎來說利大於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