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療法也是治療低血壓的有效措施之壹,可以逐漸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輸出量,改善動脈壁張力,從而使血壓逐漸升高並穩定在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壓引起的各種不適癥狀。
低血壓患者的飲食選擇包括:
1,葷素兼收,合理搭配飲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讓體質從嬌弱逐漸變強。
2.如果貧血伴有紅細胞計數低、血紅蛋白不足,宜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和新鮮蔬菜水果等。糾正貧血有利於增加心輸出量,改善腦供血,升高血壓,消除低血壓引起的不良癥狀。
3、蓮子、桂圓、大棗、桑葚等水果,具有養心補血、健脾補腦之功,可常吃。
4、伴有少食,宜吃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調味品,如姜、蔥、醋、醬、糖、辣椒、胡椒、啤酒、酒等。
5.與高血壓相反,這種疾病應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也就是鹽)每天需要服用12-15g。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物。,含膽固醇較多,經常適量食用,有利於提高血液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升高。
低血糖是指血糖濃度低於2.77mmol/l(50mg/dl),是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的常見並發癥。低血糖的早期癥狀主要是自主神經特別是交感神經興奮,表現為心悸、乏力、出汗、饑餓、臉色蒼白、震顫、惡心嘔吐等。嚴重低血糖常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糖缺乏的癥狀,如意識模糊、精神障礙、肢體癱瘓、大小便失禁、嗜睡、昏迷等。值得註意的是,每個患者的低血糖表現可能不同,但每次發作的癥狀與患者本身基本相似。
低血糖對人體的危害,尤其是對老年患者,比高血糖危害更大。低血糖的主要危害是:
1,低血糖,體內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增加,導致反應性血糖(蘇木傑效應),引起血糖波動,加重病情。
2.長期反復嚴重低血糖發作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不可逆損傷,引起人格變異、精神障礙、癡呆等。
3、低血糖還可刺激心血管系統,促進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中風等。
4、低血糖昏迷太久未被發現可導致死亡。
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急癥之壹,應積極處理:
1,早期低血糖只有出汗、心慌、乏力、饑餓等癥狀。清醒時,患者可以喝糖水或吃含糖較多的餅幹或零食。
2.如病人意識有變化,應靜脈註射50%葡萄糖40-60毫升。更嚴重者可用10%葡萄糖持續靜脈滴註。
3.胰高血糖素可通過肌肉註射胰高血糖素1mg使用,但胰高血糖素價格較高。
需要註意的是,使用白糖平治療的患者,如果出現低血糖,應口服或靜脈註射葡萄糖。
低血糖飲食處方
1)蝦皮腐竹:腐竹250g,蝦皮20g,蒜壹瓣,香油,姜,精鹽,味精。(1)在蝦皮中加入酒和水,煮沸。腐竹在冷水中煮沸後,被撕成細長的條狀。(2)油燒熱後放入蒜末、姜末翻炒,放入腐竹、蝦皮(帶汁),煮沸調味,小火燜20分鐘,淋上香油即可。可經常食用,本品為高蛋白飲食,預防低血糖和高血脂。
(2)油炸五香麻雀:10麻雀,五香粉少許,黃酒,姜片,醬油,味精。(1)將麻雀去毛、去內臟,洗凈,加入酒、醬油、五香粉、味精,漬半小時後上幹粉。(2)植物油燒至六成熱時,爆姜片,放入麻雀炒至金黃色。每周壹次,主要用於頭暈、腰酸、畏寒、手軟。
(3)西湖牛肉湯:牛肉火腿200g,雞蛋2個,黃酒,蔥姜,醬油,香油,胡椒粉,精鹽,味精。①將牛肉切成細粉,加入少量的酒、醬油、胡椒粉和生粉拌勻。(2)加入適量的水和姜末將牛肉末煮熟並混合,然後倒入打好的蛋液,用稀醬調味,撒上蔥花,淋上香油。1 ~每周2次,有補脾胃、強筋骨的作用。
(4)太史氏鱔魚湯:鱔魚絲250g,瘦肉100g,水發木耳50g,香菇5朵,蒜1瓣,黃酒適量,蔥、姜、香油、精鹽、味精。①將鰻魚和瘦豬肉切成3厘米長的絲,在鰻魚絲中加入葡萄酒,腌制片刻。(2)當油燒至五成熟時,放入大蒜、姜末,煸炒鱔魚絲,加入酒、肉絲和適量的水。(3)燒開後,將木耳和香菇絲放入鍋中,煎15分鐘。調味後蓋上薄膜,放入洋蔥絲,淋上香油。可以常吃,這道菜有健脾益氣的作用。
貧血不是壹種疾病,而是許多疾病的共同癥狀。不僅影響生長發育,還會引起壹些傳染病。
貧血是指循環血液中的紅細胞或血紅蛋白的量低於正常的最低值(正常人每立方毫米有400多萬個紅細胞,血紅蛋白約為100 ml)。人體血液中的紅細胞由骨髓構成,成熟後進入血流,平均壽命為120天。所以每天都有壹些紅細胞衰老死亡,也有壹些紅細胞重生。造血功能差或破血作用增強,就會引起貧血。
貧血的原因很多,也很復雜。在青少年中,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壹,造血物質的缺乏。
1,平時偏食,喜歡吃零食或飲食單調,食物中營養素攝入不足,如缺鐵、維生素B12、葉酸等。
2、常患腸胃功能失調,長期食用吸收少,造成營養失衡。
3.有些疾病是外科疾病中常見的,如胃腸手術切除引起的吸收不良。
第二,骨髓造血功能障礙。多見於各種感染性疾病,骨髓暫時受到抑制。隨著原發病的改善,貧血可以逐漸恢復。
第三,過度破壞紅細胞。由於紅細胞容易被破壞,存活時間縮短,雖然造血功能旺盛,但無法彌補紅細胞的破壞而發生貧血。它分為兩類:
1,紅細胞內在因子。與遺傳有關,常見於先天性紅細胞中某些酶的缺陷,如蠶豆黃。
2.紅細胞的外部因素。大部分是感染、中毒、免疫功能紊亂引起的。如化學藥物中毒、肺結核和電離輻射。
第四,出血過多引起的。可分為急性出血和慢性出血。血液病中急性出血多於白血病或手術創傷。慢性出血、常見的胃和十二指腸潰瘍、內痔和外痔、鉤蟲感染。
貧血的臨床表現為皮膚發黃或蒼白,粘膜、結膜、指甲及面部蒼白,自覺嗜睡、乏力、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食欲不振。嚴重貧血可引起惡心、嘔吐、脹氣、便秘、氣短、心悸、下肢水腫等貧血危象。
貧血怎麽辦?
先找出貧血的主要原因,根據其原因進行治療,才能有效果。
第二,壹般治療;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多吃富含鐵的食物,如肝臟、魚類、蛋類、瘦肉、海帶、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三、藥物治療:根據其病因選擇有效藥物。
第四,中醫治療。
五、如嚴重貧血,必要時輸血治療。
臨床觀察表明,在許多貧血患者中,血紅蛋白低是由於體內缺乏造血原料造成的。只要根據貧血的不同類型,補充相應的造血原料,貧血是可以糾正的。而且要補充原料,大部分患者只要註意飲食就可以做到。
(1)缺鐵性貧血。需要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這類食物包括:豬肝、牛肝、雞鴨肝、豬腰、五花肉、牛腰、牛肉汁、蛋黃粉、銀魚幹、黃魚幹、魷魚、海蜇、蝦仁、蝦;菠菜、油菜、薺菜、黃花菜、韭菜、芹菜、豆腐皮、豆腐幹、桃子、橘子、棗等。以上食物有豬肝、牛肝、雞鴨肝。
(2)葉酸和維生素B12缺乏性貧血應補充動物肝腎、瘦肉和綠葉蔬菜。
(3)瘦肉、雞、鴨、牛羊肉、豆制品,因蛋白質供應不足而引起的貧血,應予補充。
需要註意的是,貧血患者的胃腸功能壹般處於低下狀態,在補充食物時應逐漸增加,以免增加胃腸道負擔,引起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