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揉天樞穴。
功效:舒天是治療腹脹的重要穴位。天樞穴是胃經的穴位,具有破氣消脹、消食化積、散結、升清降濁的作用。按摩天樞穴,可以降低升降濁氣,促進大腸蠕動,排出腹中脹氣。
位置:天樞穴位於肚臍兩側約2橫指寬處。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臥位,用拇指或中指按揉兩側天樞穴半分鐘,然後順時針方向按揉2分鐘,以局部感到酸痛為度,並向整個腹部擴散。
2、按揉中脘穴。
功效:中脘穴為胃經匯集之穴,具有健脾益氣、調暢氣機的作用,善於行氣消脹。上腹腔位於上腹腔附近。按摩胃脘還可以直接刺激胃部,促進胃蠕動,從而達到行氣、除腹脹的作用。
位置:中脘穴位於人體前正中線上,胸骨下段與肚臍連線中點處。
按摩方法:取仰臥位或坐位,先用食指或中指按壓中脘穴半分鐘,再順時針按壓2分鐘,對局部酸痛較好。
3.按揉穴位。
功效:主治腹脹、腹痛、腹瀉、反酸、嘔吐、便秘。
位置:前正中線上,肚臍約3橫指寬。
按摩方法:取仰臥位或坐位,先用食指或中指按壓穴位半分鐘,再順時針按壓2分鐘,對局部酸痛較好。
4.按揉氣海的穴位。
功效:主治腹痛、腹脹、便秘、腹瀉、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男性陽痿、早泄、遺精等。
位置:肚臍約2橫指寬。
按摩方法:將中指指尖放在氣海穴,順時針按摩2分鐘,發燒時會有很好的效果。
5.出版社分皮曙、舒威和大舒暢。
功效:促進胃腸功能和胃液分泌,激活消化功能,緩解便秘和腸鳴音。主治腹脹、腹瀉、腸鳴、嘔吐、痢疾、便血、便秘等脾胃腸道疾病。
位置:脾俞穴位於背部胸椎棘突下(11),側開1.5寸。舒威穴位於背部12胸椎棘突下,側開1.5寸。大腸俞穴位於第四腰椎棘突下,側開1.5寸。
按摩方法:治療師將兩手掌按於俯臥患者背部,同時用拇指按壓左右穴位,按壓20次。它下面的舒威和大腸俞穴也是穴位按摩。
6.按揉關元穴。
功效:可緩解消化器官異常引起的小腹脹氣。
位置:關元穴位於身體中心線上,肚臍下3指處。
按摩方法:治療師將雙手指尖並攏放在仰臥位患者的下腹部,直至腹部脂肪輕微凹陷,呈大“8”字形按摩兩分鐘。
7、指壓三陰交穴
功效:對女性特有的虛寒引起的小腹脹氣有改善作用。
位置:三陰交穴位於內踝3指左右的上方位置。
按摩方法:患者仰臥,雙腳輕輕分開。治療者用手掌包裹患者脛骨,用拇指用力按壓患者穴位,按壓20次。
8.揉小腹
功效:小腹有肝、脾、腎、胃經、沖脈等經絡。揉小腹可刺激以上經絡,有調和上下、分離陰陽、去舊生新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認為,揉腹可以增強胃和腹壁的肌肉,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腸的蠕動,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緩解腹脹。
位置:小腹。
按摩方法:取仰臥位,先將右手掌按於腹部,左手掌疊於右手,再將大魚際、足跟按於腹部,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揉腹50 ~ 100次。輕輕按壓腹部,以免引起腹痛或不適。
9.為什麽肚子會脹氣?
實際上,我們自己的腸道每天大約產生7~10升的氣體,這些氣體大部分被重新吸收,少數通過打嗝或放屁排出。如果飲食不當導致吞咽過度,腸道產氣過多,或者排氣通道不暢,就會引起脹氣。通常我們如果邊吃邊聊,或者吃的太快,會吞太多的氣,有些食物本身就容易引起脹氣,比如紅薯、豆類、乳制品、土豆、碳酸飲料等等。胃酸過多和壹些胃腸疾病也會引起脹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