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說明生姜作為中藥時,壹般分為生姜和幹姜兩種。生姜和幹姜在中醫方劑中很有講究。有的藥方只能用幹姜,有的只能用生姜,兩者不能混用。那麽生姜和幹姜有什麽區別呢?很多人對生姜都比較熟悉,現在市面上賣的不是姜就是姜,就是種植壹年後收獲的鮮姜。但是幹姜在市場上比較少見。這種姜葉被稱為母姜,通常是壹種發了兩次芽,生長了三年的姜。從姜和幹姜的生長特征可以知道,姜的味道比較直接,比較辣,而幹姜是在地下埋了三年,氣味比較濃郁。這壹特點導致了兩種生姜在中藥方劑中的不同應用。姜:強發散。當有人覺得冷冷的時候,老人們總會說,喝點姜汁就好了。煮姜汁的時候用姜。由於生姜的生長期只有壹年,其辛辣味比較完整,所以有很強的驅避作用,能疏通濁陰在經絡中的郁結。所以感覺冷的時候喝生姜紅糖水是很有效的,尤其是頭重腳輕、鼻塞、四肢乏力的時候。此外,還有壹個以生姜為君藥的代表方劑,即吳茱萸湯。本方用於治療慢性胃炎、妊娠嘔吐、神經性嘔吐、神經性頭痛等與痰飲有關的疾病。這些疾病都有壹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經絡被“水汽”堵塞。中醫認為,現代人的很多疾病都與“濕”有關,也就是濕氣,尤其是在南方,體內十有八九是濕的。所以,這個時候,大部分中醫都會在方中加入生姜來散濕氣。幹姜:保暖最重要。如果把生姜比作火,那麽幹姜就是沒有明火的木炭,可以慢慢加熱,不會那麽劇烈的失水。比如有壹個方子“四逆湯”,用於急救和治療危重疾病。這個方子用的是甘草,幹姜,附子。為什麽用幹姜代替生姜?中醫解釋說,危重病人的氣血疏通系統很弱。如果使用發散作用強的生姜,可以幫助甘草、附子的藥效快速到達病竈,但患者可能會因為受不了如此猛烈的沖擊而加重病情。所以幹姜這種善於溫補的東西的替代,可以讓藥效在體內緩慢有效的揮發,正邪沖突不會太激烈。生姜治胃,幹姜治脾。中國有句話叫“生姜治胃,幹姜治脾”。但中醫認為不能照字面解釋,認為生姜用於胃病,幹姜用於脾病。這其實是片面的。根據中醫臟腑理論,胃屬於腑臟,脾屬於臟腑,在經絡中它們都是表裏,臟腑屬於表裏。生姜更發散,表面上功效更徹底,所以治療腑病更有效,更傾向於脾胃兼治胃病。但幹姜性溫,藥性能慢慢滲透到“內”,即臟病,所以對脾的影響較大。不過,其實這兩種姜都可以溫中散寒。“溫中”即溫中焦,脾胃屬於中焦。很多脾胃病會考慮用姜,但是根據不同的情況用不同的姜。夏天最好吃幹姜。很多人都知道“冬吃蘿蔔夏吃姜”。由於夏季比較潮濕,很多人會受到濕氣的幹擾,出現嗜睡、失眠、抑郁、懶惰等癥狀。這時候可以適當吃點生姜來調理,最好選擇溫和的幹姜。有些人吃滋補的補品來提高免疫力,如固元膏、桂圓、熟地黃等。這個時候最好吃壹點幹姜暖暖身子。就像樹木的蒸騰作用,如果沒有給予足夠的陽光,水喝完就化不開,全身津液都開不了,就需要幹姜從中焦裏暖。夏天經常犯困的上班族,可以買些幹姜片,用紅茶沖泡。經常喝這種姜茶可以提神暖胃,對調節亞健康狀態也有好處。(王璐)
上一篇:糯米與四種食物搭配容易消化,這些人不宜多吃。下一篇:草藥、花和植物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