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骨關節炎?骨關節炎其實是壹種良性的退行性疾病,所以我們先把重點畫在良性和退行性疾病上。在這裏,我先告訴妳壹個術語,叫做關節軟骨。軟骨簡單來說就是骨骼表面的壹層柔軟的東西。接下來給大家看幾張圖,大家壹看就知道了。
它是做什麽的?在我說壹些關於生活的事情之前,如果妳用石頭去磨石頭,它們很快就會被磨掉。如果用棉花來磨棉花,棉花多半什麽都不是。同樣,關節軟骨是軟化東西的東西,這樣妳的膝關節就能得到很好的保護。
隨著年齡的增長,再好的軟骨也會有壹定程度的磨損,只是每個人程度不同而已。這就是退行性疾病,換句話說,人會變老,同樣的骨頭也會變老。如果軟骨磨損嚴重,那麽骨頭就會磨骨。接下來請看圖片。
磨軟骨的時候不會覺得疼,但是骨頭在磨骨頭的時候,不疼才怪,疼的厲害
軟骨磨損的原因是什麽?醫學主要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
原發性是指不知道是什麽原因導致的。比如研究表明可能是遺傳導致的,這只是猜測,並沒有完全證實。年齡、肥胖和受傷之間也有正相關。這種類型多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我告訴妳壹個我們現實中常見的道理,就是奶奶抱著寶寶,有的寶寶不會走路或者只是會走路,奶奶整天抱著,特別是對膝關節。膝關節是我們身體的承重器官。本來上肢包括屁股的重量就需要膝關節來支撐。這個時候妳在加壹個孩子,孩子會壹直動,對膝關節的傷害更大。
繼發性是指在原有病變基礎上發生的骨關節炎病變,如感染、外傷、關節不穩、代謝性疾病、先天性關節畸形等。這種類型可以發生在年輕人身上。
從以上不同的病因來看,不同的人生病。來看我們的那個年輕人說他的膝關節疼得厲害。拍的時候我們說是骨關節炎。年輕人壹臉茫然。這麽年輕怎麽可能是骨關節炎?沒錯,年輕人不容易生病,但如果妳出過車禍,那時候軟骨受損,過幾年就會得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的癥狀有哪些?
骨關節炎的病程漫長而緩慢。時間太長了,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什麽時候生病的。
1,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當妳在受涼、疲勞或輕微外傷後出現關節酸痛時,癥狀較輕,往往不會引起患者的註意。這是早期癥狀。
2.隨著病情的擴展,會出現典型的疼痛癥狀。休息時或早晨體位改變時,會出現關節僵硬和疼痛,常伴有跛行。活動後疼痛會逐漸減輕,但活動過多後疼痛會復發,需要休息。陳強是什麽意思?早上醒來發現全身關節都很難彎曲,有壹種硬邦邦的感覺。還不如起來活動活動。這是中期癥狀。
3.疾病晚期:常出現持續性疼痛或靜息痛,伴有明顯的關節腫脹、畸形和關節僵硬。
方便大家自己診斷。我在這裏列舉幾個典型癥狀,供大家參考。
1,疼痛:早期患者常有輕度或中度間歇性鈍痛,休息後好轉,運動後加重。疼痛往往與天氣變化有關,寒冷和潮濕會加重疼痛。晚期可出現持續性關節痛或靜息痛,局部關節壓痛,尤其是關節腫脹時。看看妳的癥狀是否與天氣有關。
2、關節活動受限:早上起床時關節僵硬,活動度下降,稱為“晨僵”,活動後可緩解。持續時間壹般較短,壹般從幾分鐘到十幾分鐘,很少超過半小時。患者發病中期可出現關節絞窄,後期關節活動受限加重,最終導致殘疾。持續時間很重要,是區分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重要指標。
3、關節腫脹或畸形:部分膝關節還會因骨質增生或關節積液而出現關節腫脹,軟骨及軟骨下骨磨損會引起關節內翻或外翻畸形,形成“O型腿”或“X型眼”。路上經常看到壹個胖胖的老太太,個子不高,走路都是O型腿,這也是我們告訴病人術後要減肥的原因。
得了這個病怎麽辦?
因為疾病是壹個緩慢發展的過程,治療也是分階段的。
1,壹般療法或者理療:減少壹些不良習慣,比如胖的時候控制體重,膝蓋疼的時候減少壹些爬山活動。當然,如果妳習慣運動,我的建議是遊泳好,可以減肥,保護我們的膝關節。
2、用藥:疼的厲害,可以吃點止痛藥。
3、手術治療,什麽情況需要看醫生。當反復出現關節(主要是膝關節、髖關節、指間關節)紅、腫、熱、痛的癥狀時,應盡快到醫院就診。需要註意的是,上述癥狀不壹定是骨關節炎引起的,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如感染、痛風等)引起的。).醫院也會根據妳的具體情況采取治療措施,包括手術治療,如嚴重的話做膝關節和髖關節置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