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主要是通過按、壓、握、揉等方式作用於人體表面的特定穴位或部位,給予身體壹定的良性刺激,以調整人體的生理病理狀態,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慢性胃炎患者通過適當的按摩,可以調整脾胃功能,改善胃腸蠕動,緩解上腹部脹滿的不適、疼痛、噯氣等癥狀,促進慢性胃炎的順利康復。
食積性胃炎推拿手法癥狀:胸腹部脹滿、酸脹、惡心、腹痛、飲食無味或嘔吐、食物消化不良、大便不爽、舌苔厚膩。
按摩方法:
1.患者坐直,按摩器側立,壹只手掌放在患者胸骨的玄寂穴,另壹只手掌放在背部上方的大椎穴和背部下方的至陽穴。胸背要同時揉,用力要均勻有節奏,反復操作3-5分鐘。
2.患者仰臥時,按摩者坐或站在頭部前方,大拇指對著患者胸骨的九尾穴,其余四指放在患者腹部兩側,由上至下通過上、中、下三個穴位反復按壓3-5分鐘,直至出水點。註意推的時候兩個大拇指是主要力量,雙手四指只起到托住腹部的作用,用力要均勻。
3.患者仰臥或坐直,前臂伸直,按摩器坐在他的側邊。將壹個拇指放在他的左手腕的手掌上的大淩穴處,其余四個手指放在他的手腕背面的陽池穴處。從上到下揉捏,重復操作1-2分鐘。當病人感到局部溫暖和放松時,將拇指和食指分別放在前臂屈側。
胃熱性胃炎按摩手法癥狀:胃部不時有雜音,有灼熱感,吞酸或嘔吐,吐酸澀水,口幹口苦,喜冷飲,便秘,小便短黃,舌紅,苔薄黃或黃膩。
按摩技術:
1.患者仰臥,下肢微屈,按摩器坐於側邊。壹手四指放在患者下肋部側部填穴,另壹手四指放在陽剛背和壹社穴,雙手同時向腋中線摩擦。背部受力大於肋部下方,使患者背部感到酸痛、溫熱。對5-65438+重復操作。
2.患者俯臥,雙手放在鎖骨下,按摩者站在頭前,拇指放在脊柱兩側大椽穴的水平位置,向下推經舒菲、心俞、舒歌穴,反復3-5分鐘。註意推的時候皮膚不要有褶皺,雙手拇指用力要均勻緩慢,以皮膚泛紅發熱為度,穴位處可以結合手指揉搓。
胃寒型胃炎推拿手法癥狀:胃脹,持續疼痛,吐清水,遇冷戲劇,喜熱飲,食少,四肢畏寒,大便溏泄,小便長,舌淡白有苔。
按摩方法:
1.病人仰臥,按摩器放在他的側面。將食指、中指、無名指放在他上腹部的掌側,沿腹部中線向下壓,然後止於中腹、小腹、水、氣海、關元、曲谷等穴位。對5-10重復操作。
2.患者俯臥,按摩師坐於其側,從背部左側的手中脘穴單手握拳1-2分鐘,再從大益穴平高向下握拳,經脾俞、、腎俞至大,反復操作2-3分鐘。之後他用同樣的方法按摩對的穴位,註意操作中的用力,動作要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