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避免耳朵進水:遊泳、洗澡、洗頭時,要註意不要讓水進入耳朵,這樣容易導致耳朵發炎。如果不小心入水了,就要把耳朵放下來,用力放空水。然後用紙巾或棉簽輕輕擦拭幹凈。
2.有噪音時捂住耳朵:當周圍有大量噪音時,如飛機起飛、放鞭炮等,捂住耳朵,防止耳膜受到影響。雖然很多人不把事情當回事,但是時間長了還是會對耳朵造成壹定的傷害。
3.不要經常舔耳朵:過於頻繁地舔耳朵是壹個壞習慣。壹不小心就會傷到耳道甚至耳膜。很多人覺得舔耳朵很舒服,但是要註意頻率,用棉簽,不要用太尖的東西。
4、身體發熱等炎癥要及時服用消炎藥:很多人不把感冒發燒當回事,生病了也不按時服用消炎藥,這樣如果身體抵抗力低,就會誘發中耳炎,對耳朵不好。要特別註意。
5.不要長時間戴耳機: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上班喜歡戴著耳機走路聽音樂,時間長了對耳朵不好。特別是高音量的音頻聲音,會造成聽覺器官的疲勞和損傷,導致聽力下降,甚至耳聾。
擴展數據:
專家說,耳癢是外耳道皮膚感覺神經受到輕微刺激的感覺。耳朵癢的原因有很多,如耳垢、耳部炎癥、皮膚濕疹、真菌感染、過敏或過於幹燥等。,這些都會導致耳朵發癢。
1、耳垢過多:耳朵發癢是分泌物刺激局部皮膚所致。發黴、過敏或太幹燥。挖耳朵的人往往隨時會把耳屎挖出來。耳朵皮膚變得太幹就會癢,癢了就想再挖,然後就更癢了。這種惡性循環會越來越嚴重。
2、耳部炎癥:如果耳洞周圍經常出現瘙癢,則多見於外耳道炎、外耳道濕疹、外耳道真菌病。中耳炎是最常見的。中耳炎,俗稱“爛耳朵”,是鼓膜黏膜的炎癥。
細菌進入鼓室,抵抗力減弱或細菌毒素增強時發生炎癥,表現為耳痛(夜間加重)、發熱、惡寒、口苦、小便紅或黃、便秘、聽力下降。
3、耳朵幹:經常挖耳朵的人,隨時會把耳垢挖出來。當耳朵皮膚變得過於幹燥時,就會發癢。癢了就會想再挖,挖完了會更癢,惡性循環越來越嚴重。
4、過敏體質:過敏體質或耳內流膿的患者易患外耳道濕疹。剛開始耳洞又紅又疼,撓完就流黃水。在雨季,由於挖耳不幹凈,可將黴菌帶入耳道,因此出現類似足癬的瘙癢、滲血癥狀。
5.蠕形蟎:蠕形蟎俗稱毛囊脂蟎或脂蟎,可寄生於人和哺乳動物皮膚的毛囊或皮脂腺。這種蟎蟲可以在相當多的健康人的體表發現,但眾所周知,酒渣鼻是由它引起的,它也是導致耳朵瘙癢的原因。
手機人民網-耳朵癢是怎麽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