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垂體是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含有多種內分泌細胞,分泌多種內分泌激素。如果壹個內分泌細胞長出腺瘤,可能會出現特殊的臨床表現。具體描述如下:
1.不同垂體腺瘤的內分泌表現
(1)生長激素細胞腺瘤:早期腫瘤只有幾毫米大小,主要表現為生長激素分泌過多。少年患者可能成長過快,甚至發展成巨人。成人是肢端肥大癥的表現。比如臉型變了,額頭變大了,下巴突出了,鼻子變粗了,手指變粗了,鞋帽感覺緊繃了,大壹點的模特都要換好幾次,甚至都要特別定做。壹些患者食欲增加,頭發和皮膚粗糙,色素沈著和手指麻木。嚴重者會感到全身乏力、頭痛關節痛、性功能障礙、閉經不孕,甚至糖尿病。
(2)催乳素細胞腺瘤:主要表現為閉經、溢乳、不孕,嚴重者腋窩脫發、皮膚蒼白細嫩、皮下脂肪增多、乏力、嗜睡、頭痛、性功能障礙等。男性表現為性欲減退、陽痿、乳腺增生、胡須稀疏,嚴重者生殖器官萎縮、精子數減少、不育等。,很少有男人和女人改變。
(3)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細胞腺瘤:臨床表現為向心性肥胖,滿月臉,水牛背,血液,腹部及大腿皮膚出現紫色條紋,鬃毛增多。嚴重者閉經,性欲減退,全身無力,甚至臥床不起。有些病人有高血壓和糖尿病。
(4)促甲狀腺激素細胞瘤:少見,由於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過多,垂體腫瘤切除後甲亢癥狀會消失。此外,甲減的反饋引起垂體局竈性增生,逐漸發展為垂體腺瘤,長大後還可引起蝶鞍增大及附近組織受壓的癥狀。
(5)促卵泡激素細胞腺瘤:非常罕見,僅有極少數病例報告臨床性功能障礙、閉經、不孕、精子數減少等。
(6)黑色素刺激激素細胞腺瘤:非常罕見,僅有極少數病例報道了無皮質醇升高的黑變病患者。
(7)內分泌功能不活躍的腺瘤:早期患者無特殊感覺腫瘤長大,可壓迫垂體,導致垂體功能不全的臨床表現。
(8)惡性垂體瘤:病史短,病情進展快。腫瘤不僅長大壓迫垂體組織,而且向四周侵犯,造成鞍底骨質破壞或浸入海綿竇,引起動眼神經麻痹或展神經麻痹。有時腫瘤穿透鞍底到達蝶竇,短時間內神經癥狀不明顯。
腦垂體瘤
2.視野障礙:早期垂體腺瘤常無視野障礙。如果腫瘤長大,向上伸展,壓迫視交叉,就會出現視野缺損,首先影響外上象限,首先顯示紅色視野。以後如果病變變大,壓迫更重,白色視野也會受到影響,缺損會逐漸擴大到雙側顳側偏盲。如果不及時治療,視野缺損可再次擴大,視力也降低,以致完全失明。由於垂體瘤多為良性,初期病變可持續較長時間。病情嚴重時,視野障礙可突然加重。如果腫瘤在壹側,可導致單眼失明或失明。
3.其他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如果垂體腺瘤向後生長,壓迫垂體柄或下丘腦,可引起多飲多尿;如果腫瘤側向生長,侵犯海綿竇壁,會出現動眼神經或展神經麻痹;如果腫瘤穿過鞍隔後向上生長引起額葉腹側部,有時會出現精神癥狀;如果腫瘤向後上方生長,堵塞第三腦室前部和室間孔,就會出現頭痛、嘔吐等顱內壓增高的癥狀;如果腫瘤向後生長,可壓迫腦幹,導致昏迷、癱瘓或失神經。
垂體腺瘤的臨床表現垂體腺瘤多發生於20 ~ 50歲的青壯年,尤其是老年人,尤其是兒童,男女發病率大致相當。其臨床表現可能出現如下:1或以上:1。頭疼。2.視野改變(單眼或雙眼看不清,容易撞到門框,嚴重者逐漸發展為失明或突發頭痛性失明)3。月經失調、更年期、哺乳期(自發母乳流或摸乳房後母乳流)、不能懷孕、性欲改變(多為性能力下降)、體毛減少、皮膚改變(變薄)4。肢端肥大癥:
輔助檢查
怎樣才能早期發現垂體腺瘤?
腦垂體瘤
應該在相關癥狀出現後引起重視,比如做個ct檢查,再做個更詳細的核磁共振檢查才能明確。壹般來說,如果內分泌變化明顯,治療無效,或者出現頭痛、視力障礙、內分泌等情況,任何壹種都要考慮。如果同時出現,要及時檢查。垂體瘤壹般發生在20-40歲的女性,因為女性生活中有很多激素的變化和波動。
1.內分泌檢查:內分泌放射免疫法直接測定垂體生長激素、催乳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促甲狀腺激素、促黑色素激素、促卵泡激素、促黃體激素,對垂體腺瘤的早期診斷很有幫助。
2.放射學檢查
(1)鞍像:是基礎考試之壹。當垂體瘤很小時,蝶鞍可保持不變。隨著腫瘤壹天天長大,可引起蝶鞍增大、骨質破壞、鞍背糜爛等。
(2)ct掃描:靜脈造影劑增強後可顯示大小為5mm的垂體腺瘤。仍然很難顯示較小的腫瘤。
處理措施
1.手術治療:主要包括開顱手術和經蝶手術。
腦垂體瘤
2.放療:壹般放療對垂體腺瘤有壹定療效,只能控制腫瘤發展,有時可使腫瘤縮小,視野改善,但不能從根本上治愈;只有頭部的伽瑪刀治療才是垂體腺瘤的根治方法。伽瑪刀治療垂體腺瘤療效好,痛苦小,反應輕。治療半年後腫瘤會逐漸縮小,異常的激素變化也會逐漸恢復正常。伽瑪刀無創傷,是較小腫瘤的首選。
3.藥物治療:溴隱亭為半合成麥角胺生物堿,可刺激垂體細胞多巴胺受體,降低血液中催乳素的作用。服用溴隱亭後,可使催乳素腺瘤縮小,恢復月經和排卵,還可抑制病理性溢乳。但溴隱亭不能從根本上治愈催乳素腺瘤,但停藥後可繼續增大,癥狀再現。此外,溴隱亭也可緩解生長激素細胞腺瘤的癥狀,但用量較大,療效較差。損害
垂體瘤導致視力喪失。
垂體瘤可突破蝶鞍基底向下生長,向兩側侵犯顱內重要血管和神經。但最常見的生長方式是發展到蝶鞍,壓迫視交叉和視神經,導致視力下降和視野缺損。患者經常抱怨視力下降,看不清兩邊,老是撞門。如果出現視野障礙,需要盡早手術,解除對視神經的壓迫,挽救視力。如果伴有其他方向的生長,則稱為侵襲性垂體腺瘤,治療難度明顯更大,很難壹次性切除,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個體化治療。
分類
垂體瘤可以根據腫瘤的大小和激素分泌的功能來分類。根據腫瘤的大小,垂體腺瘤可分為垂體微腺瘤(腫瘤直徑小於1cm)和垂體腺瘤(腫瘤直徑大於等於1cm)。根據激素分泌的不同,可分為分泌激素的垂體腺瘤和無功能性腺瘤。垂體瘤的大小與治療的預後密切相關。大約70%的垂體無功能腫瘤不需要治療。如果沒有相應的垂體功能減退,在臨床上可以長期隨訪。如果後續過程中出現相應的臨床癥狀,腫瘤生長較快,壓迫周圍組織(如視野缺損等。),可以考慮手術。
四種類型的分泌激素的垂體腺瘤
激素分泌腫瘤是垂體腫瘤中臨床表現最復雜、治療方案多樣、臨床預後不壹的壹種。
根據激素分泌類型的不同,分泌激素的垂體腺瘤可分為以下幾類:
1)泌乳素分泌型垂體腺瘤。多為女性患者,主要表現為閉經、泌乳、不孕。男性患者主要表現為性功能低下,如性欲減退、陽痿、不育等。
2)生長激素分泌型垂體腺瘤。主要表現為巨人癥(發生於骨骺未閉合的青少年患者)、面部改變、手腳粗壯(加大鞋子尺寸)、多汗癥、骨關節病、腕管綜合征、手腳(腳趾)軟組織和關節腫脹、血壓升高、血糖升高、冠心病、甲狀腺和結腸腫瘤等。
3)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的垂體腺瘤。主要表現為向心性肥胖、滿月臉、痤瘡、多毛、紫紋(身體上的紫色皮紋)。
4)分泌促甲狀腺激素(tsh)的垂體腺瘤。高代謝的主要癥狀是怕熱、出汗、體重減輕、心悸和房顫。
5)其他垂體腺瘤有fsh和lh。主要臨床表現為女性月經失調和不孕,男性性功能減退和不孕。激素分泌性腫瘤可以單獨發生也可以是兩種或兩種以上激素分泌增多的混合瘤,其臨床表現也有相應的混合癥狀。
診斷
垂體腺瘤的診斷主要依據相應的臨床癥狀、體征、垂體激素檢測和影像學檢查。
很多實驗室都檢測過垂體激素,甚至基層醫院也有。但在臨床診療過程中,我們往往過於依賴實驗室檢查,而忽略了垂體激素分泌節律對采血時間的特殊要求,導致很多患者的激素測定結果無法判斷。
垂體分泌的激素中,gh、acth、prl有明顯的晝夜節律,都是應激激素。gh和acth的臨床采血時間應為8am(空腹),采血前應在安靜狀態下休息半小時以上。血prl的測定應在10am ~ 2pm之間進行,測得的prl結果為谷值,因此測得的值可以反映患者在非應激狀態下的血清prl水平。
影像學檢查是診斷垂體腺瘤非常重要的手段。其中鞍區磁共振成像對垂體腺瘤的檢出率最高。通過對鞍區薄層增強圖像的mri檢測(每65438±0mm掃描壹層),小至2-3mm直徑的垂體微腺瘤如結合動態增強mri檢測也可成像。鞍區增強ct成像對部分垂體大腺瘤的成像效果較好,可了解鞍底骨質破壞程度及蝶竇氣化程度。
通過詳細的臨床問診、體格檢查、垂體激素的測定和影像學檢測,垂體腺瘤的診斷並不難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