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組管理方式
1)混合水管理
混水給藥就是把藥溶在水裏,讓雞自由飲水。這種方法常用於預防和治療雞的疾病,尤其適用於已患病、采食量明顯減少、飲水條件良好的雞。給藥的藥物應為相對易溶於水的片劑、粉劑和液體藥物,如葡萄糖、高錳酸鉀、四環素、卡那黴素、倍力黴素、磺胺二甲嘧啶、亞硒酸鈉等。使用混合水給藥時應註意以下問題:①對於油性劑(如魚肝油)和不溶於水的藥物(如制黴菌素、紅黴素),不能使用此法給藥。②對微溶於水、易引起中毒的藥物片劑,不僅要充分研磨,還要溶於水,使之成為混懸液。③水溶液中穩定性差的藥物,如青黴素、金黴素、土黴素等。,應該現在就準備,壹次準備的時間不要超過8個小時。為了保證療效,服藥前最好停止給雞供水1 ~ 2小時,再餵藥液,讓雞在短時間內喝完藥液。④要準確把握藥物濃度。藥物與水混合時,應按“mg/kg”或“%”計算整群雞所需劑量,並嚴格按比例配制該濃度的藥液。“毫克/千克”是指百萬分之幾。比如125mg/kg就是百萬分之125,也就是說每公斤水加125mg藥物或者每噸水加125g藥物。如果將“mg/kg”轉換成“%”(百分比),只需將小數點左移四位即可,例如500 mg/kg =0.05%。⑤藥液量要根據雞可能的飲用量來計算。雞的飲水量與其品種、飼養方式、飼料種類、季節、氣候等密切相關,在生產中應加以考慮。如果冬季飲水量普遍減少,不宜配太多藥液;夏季飲水量增加,藥液壹定要充足,否則會造成部分雞飲水過少,影響藥效。
2)混合給藥
混合給藥就是將藥物均勻地混合到飼料中,讓雞同時吃到藥物。該方法簡單、實用、可靠,適合長期給藥,是養雞中最常用的給藥方式。適合混用的藥物很多,特別是壹些難溶於水、適口性差的藥物,如土黴素、復方磺胺甲惡唑、氯苯胍、微量元素、多種維生素、魚肝油等。使用混藥時應註意以下問題:①藥與飼料的混合壹定要均勻,特別是壹些容易發生不良反應的藥物。如呋喃類藥物、磺胺類和壹些抗寄生蟲藥物,要特別註意。常見的混合方法是將藥物均勻混合到少量飼料中,然後將部分飼料與大量飼料混合。大量的飼料藥物需要多次分步混合才能達到混合均勻的目的。這樣可以保證每只雞在餵食的時候可以服用大致相同的藥量。②註意飼料中藥物的濃度。雖然混合物和混合水的濃度都用“mg/kg”或“%”表示,但飼料中的藥物濃度不能視為溶液中的藥物濃度,因為混合水中的藥物濃度往往高於混合水中的藥物濃度。如倍日黴素的濃度為110 ~ 330mg/kg,而混合水的濃度為250 ~ 500mg/kg。而容易對雞產生毒性的藥物(如呋喃類、磺胺類等)的混合量往往低於混合藥物。比如磺胺嘧啶,用於治療時,混合物的濃度是0.2%,而混合水的濃度是0.1%。③藥物與飼料混合時,要註意飼料中添加劑與藥物的關系。如果長期使用磺胺類藥物,應補充維生素B1和維生素K,使用氨芐西林時應減少維生素B2的用量。
3)氣霧劑給藥
氣霧劑給藥是指雞通過呼吸道吸入或作用於皮膚黏膜的壹種給藥方法。這裏只介紹通過呼吸道吸入的方式。由於雞的肺泡面積大,毛細血管豐富,用這種方法給藥時,藥物吸收快,起效快,既能發揮局部作用,經肺部吸收後又能發揮全身作用。使用氣霧劑給藥時應註意以下問題:①選擇適合氣霧劑給藥的藥物。所需藥物對雞的呼吸道無刺激性,可溶於其分泌物中,否則不能被吸收。如果對呼吸系統有刺激,就容易引起炎癥。②應控制氣溶膠粒子的細度。氣溶膠顆粒越小,進入肺部越深,但在肺部的滯留率越差,大部分容易從呼吸中排出,影響療效。如果氣溶膠顆粒較大,大部分落在上呼吸道黏膜表面,未能進入肺部,所以吸收較慢。壹般來說,進入肺部的氣溶膠粒子直徑應為0.5 ~ 5.0微米。③掌握藥物的吸濕性。要使氣溶膠粒子到達肺部深部,應選擇吸濕性較慢的藥物;為了使氣溶膠粒子分布在呼吸系統的上部,應選擇吸濕性快的藥物,因為吸濕性藥物粒子在通過濕度較大的呼吸道時,直徑可逐漸增大,影響藥物到達肺泡。④掌握氣霧劑的劑量。同壹種藥物的氣霧劑的劑量與其他劑型的劑量不壹定相同,不能隨意應用。
4)外部管理
這種方法多用於雞的出場,以殺滅體外寄生蟲或微生物,也常用於雞舍、周圍環境和用具的消毒。外用給藥時應註意以下問題:①根據應用目的選擇不同的外用給藥方法。對於體外寄生蟲,可用噴霧法將藥液噴灑在雞、蛋箱、棲木上;熏蒸常用於體外殺滅微生物。②註意藥物濃度。抗寄生蟲藥物消毒藥物可以殺滅寄生蟲或微生物,但往往對雞有壹定的毒性,如應用不當、濃度過高等,容易引起中毒。因此,在使用易引起毒性反應的藥物時,不僅要嚴格控制濃度,還要提前準備好解毒藥物。如果使用有機磷農藥,應準備阿托品和其他解毒劑。③熏蒸法體外殺滅雞微生物時要註意熏蒸時間。服藥後要及時通風,避免對雞,尤其是雛雞產生過度刺激。
(2)個體化給藥方法
1)口服法
在水劑的情況下,可將壹定量的藥液吸入滴管,滴入鳥喙,使雞自由吞咽。方法是助手抱著雞,微微擡頭。操作者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雞冠張開喙,右手滴下滴管液,供雞吞咽。如果是藥片,就把藥片分成幾等份,打開鳥嘴,塞進去。粉劑的情況下,可將水溶性藥物作為水溶液服用,不溶性藥物用粘合劑制成丸劑,塞入喙中。
口服的好處是劑量準確,每只雞都能吃藥。但這種方法比註射更費工,吸收也慢。
2)靜脈註射
此法可直接將藥物送入血液循環,故藥效迅速,適用於急性重癥和劑量準確、藥效要求迅速的病例。此外,在需要註射壹些刺激性藥物和高滲溶液時,如氯化鈣註射液,也必須使用這種方法。
靜脈註射的部位是翼下靜脈的基部。方法是:助手左手持雞,右手展開翅膀,使腹部朝上。操作者用左手按壓靜脈,使血管充血。他右手拿著註射器,平穩地將針頭刺入靜脈。看到回血後,放開他的左手,慢慢註射藥液。
3)肌肉註射
肌肉註射的優點是藥物吸收速度更快,藥物作用更穩定。肌肉註射部位為翼根內側肌、胸肌和腿外側肌。①胸肌註射:操作者左手抓住雞翅根部,使雞體翻轉,腹部向上,頭部朝向操作者左前方。右手拿註射器,從雞的後面向前,與雞的腹部保持45度。插入雞胸左側或右側肌肉1 ~ 2 cm(深度視雞齡而定)進行註射。註射胸肌時,要註意針要斜著插入肌肉,不能垂直深入,否則會損傷肝臟,造成出血死亡。②翼肌註射:如果是大雞,向外移動壹只翅膀,即露出翼根內側的肌肉。如果是幼雛,可以用左手抓住雞,壹只翅膀夾在食指和中指之間,用拇指輕壓頭部,用右手的註射器將藥物註入肌肉。(3)腿部肌肉註射:壹般需要有人看守或操作者坐著,左腳踩在雞翅上,左手握中指和拇指固定雞的小腿(中指握著,拇指和食指壓著),右手握著註射器即可進行肌肉註射。
4)作物註射
這種方法常用於需要準確劑量的藥物(如抗體中的寄生蟲藥)、對口咽部有刺激性的藥物(如四氯化碳)或出現暫時性吞咽困難的病雞。操作方法是:操作者站立,左手提起雞的翅膀,使身體下垂,頭朝向操作者。右手握住註射器針頭,自上而下刺入雞脖子右側的嗉囊,距離左翼基部1 cm,即可註射。最好是在作物有壹些食物的時候註射,否則操作起來比較困難。
(3)種蛋和雞胚給藥方法
這種給藥方法常用於雞蛋消毒和預防各種疾病,也可治療胚胎疾病。常用的方法有:①熏蒸法:將洗凈或噴霧消毒後的雞蛋放入通風櫃、室內或培養箱內,放入藥物(藥物用量按每立方米體積計算),然後關閉室內門窗或培養箱的進出氣孔和鼓風機,熏蒸半小時後孵化。(2)浸泡法:將雞蛋浸泡在壹定濃度的藥液中3-5分鐘,以殺滅雞蛋表面的微生物。種蛋浸泡消毒的主要藥物有高錳酸鉀、呋喃西林、碘液。③註射法:可通過種蛋的氣室將藥物註入蛋白內,如慶大黴素註射液。也可直接註射入卵黃囊,如泰樂菌素註射液。也可將藥物註射或滴入蛋殼膜內層,如維生素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