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合按摩養生的穴位
1.緩解背痛的穴位:委中穴。
衛中穴位於膝關節內窩的中點。中醫講“求腰背中心”,久坐不動、因姿勢不當而導致背肩不適的上班族,或經常感到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壓腰背中心穴位,疏通背部氣血。按揉委中點時,以感覺有點酸痛為宜,壹按壹松為1次,壹般可連續按20次左右。值得提醒的是,腎虛引起的腰痛應以補腎為主。
2、清熱止痛穴:合谷
合谷穴,又稱虎口,位於拇指和食指合攏後凸起肌肉的最高點。合谷穴具有清熱解表、鎮靜止痛的作用,對頭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緩解和治療作用。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熱、牙痛,服藥後不能立即見效,可用合谷穴指壓緩解,以酸、麻、脹為適宜。如果發燒,可以用瓷勺刮脖子後面的皮膚,或者用手指拉周圍的皮膚,直到變紅變紫,這樣有助於排出熱毒,迅速退燒。
3、養胃穴:中脘
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上,胸骨下段與肚臍連線的中點,按壓時會有酸痛感。腸胃不好的人可以經常按中脘穴。急性胃刺痛患者可點中脘穴,用手指按10秒,松開,再按。反復,三五分鐘癥狀可緩解;慢性胃部不適患者可按壓中脘穴,用手掌輕揉,促進消化;急性腸胃炎患者可同時揉中脘穴(位於肚臍旁2寸)和大巨穴(位於肚臍下2寸,開2寸)治療。
4.補腎固元穴:關元
關元穴位於肚臍下3寸(除拇指外約四指合寬)。按壓關元穴,可以補益腎氣,延緩衰老。對於男性來說,揉關元穴可以緩解腎虛、腰酸、脫發等問題。對於女性來說,揉關元穴可以治療和緩解很多婦科疾病。按壓關元穴前,應先搓手掌,將手掌對準腹部的關元穴進行搓揉,由輕到重,直至感到發熱為止。
5、保養心臟穴位:內關
伸出手臂,掌心向上,握拳,擡起手腕。妳可以看到妳的手臂中間有兩根筋,內關穴在兩根筋之間,距離妳的手腕兩指寬。按壓內關穴有助於氣血通暢。用拇指垂直按壓,每次3分鐘左右,直到感覺局部酸痛麻木為止。內關穴除了保護心臟,也是急救穴。當病人突發心臟病時,讓病人先平躺,在等待急救的同時,按壓內關穴可以緩解疼痛。此外,按壓內關穴還可以緩解頭痛、口幹、咽痛、頸椎病、肩周炎、腰疼等疾病。
6.金淑活絡穴:陽陵泉
陽陵泉在小腿上。找的時候要坐著不動,用手摸摸腿。膝關節下部有壹個突起,叫腓骨頭,腓骨頭前面的凹陷就是陽陵泉的位置。平時按壓陽陵泉,活動肩部,可以緩解肩部周圍的疼痛。此外,陽陵泉還能緩解乳房疼痛、肋骨疼痛和肋間神經痛。
7.“全能”穴:足三裏
民間壹直有“常按足三裏,不如吃老母雞”的說法。足三裏位於外膝窩下3寸。中醫有“留腹三裏”的關鍵。上面說的是如果我們有腹部疾病,比如慢性腸胃炎,慢性腹瀉,胃寒等。,我們可以按足三裏。此外,足三裏對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腦出血、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白領和亞健康人群,每天按壓足三裏10分鐘,可以緩解工作壓力和疲勞。
8.陰美容穴:三陰交
三陰交穴稱為女子穴,位於小腿內側,踝骨最高點上方3寸處。按三陰交穴有助於疏通人體淤血,保養子宮卵巢,調經祛斑除皺祛痘,治療皮膚過敏、皮炎、濕疹。從月經前三天開始,每天擦三陰交,堅持三個月,可以緩解月經不調、痛經等問題。按壓揉捏時,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下壓再揉捏,每次約1分鐘,停止後再揉捏。因為按三陰交穴有理氣活血的作用,所以不適合孕婦。
9、安神強身:湧泉
湧泉穴,腎經之首,位於足底,足掌前1/3處,屈趾時凹陷處。有壹個民間的“李三湧泉穴,這是壹個長壽的妙方睡前按壹百下,健脾補血。每天洗完腳後,用大拇指在兩腳底揉湧泉穴,約10分鐘,有助於睡眠。神經衰弱的人可以把時間延長到半小時。天氣轉暖後,可以赤腳或穿襪子走在鵝卵石路上,刺激湧泉穴。
2.註意提高按摩功效。
(1)身心放松
按摩時,不僅要集中思想,還要心平氣和,全身不緊張,身心都要放松。
(2)取穴準確
掌握常用穴位的方法和手法,以便取穴準確,手法正確。
(3)適當用力
因為太小刺激,太大容易產生疲勞,損傷皮膚。
(4)循序漸進
按摩手法的次數要由少到多,按摩力度要由輕逐漸加大,按摩點也可以逐漸增加。
3、面部按摩手法
(1)推揉手法
單手或雙手以局部為重點,向壹個方向或來回輕輕移動,使皮膚和皮下組織受到推動,有利於刺激該部位,促進新陳代謝。
(2)觸摸技術
用手掌在大面積的皮膚上,用指尖在小面積的皮膚上輕輕有節奏地撫摸,慢慢地來回移動。不宜用力過猛。常用於額頭、面部、頭皮按摩。
(3)揉捏手法
利用指尖在面部某壹部位施加壹點力,帶動改變部位的皮下組織旋轉,局部按壓,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4)攻絲技術
拍打技術包括拍打、拍打和拍打。拍打是指用指尖快速連續地拍打皮膚;掌擊是用整個手掌拍打皮膚;劈掌就是用手側交替連續擊打皮膚。這種手法有助於舒筋活絡,激活氣血,緩解肌肉痙攣和疲勞。
(5)抓捏技術
五指分開,充滿擠壓某個部位進行抓握;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擠壓肌肉和其他軟組織。熟練而適度的手法,沿著面部輪廓可以幫助恢復肌肉彈性,調節神經,啟迪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