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季物理散熱:
1.溫水淋浴:用略低於體溫的溫水淋浴或沐浴,尤其是睡前;
2.使用冰袋:可重復使用的冰袋是降低皮膚溫度的好工具,裏面預裝的液體可以降溫;
3.選擇壹個好枕頭:壹種新型的液體汽化冷卻枕頭可以提供壹個涼爽的夜晚。
4.按摩天柱穴:將大拇指貼在天柱穴上(頸部肌肉外側緣發際線處),小拇指和食指貼在眼尾附近,然後慢慢傾斜頭部,利用頭部的重量按壓大拇指,按摩天柱穴。不僅能預防中暑,還能改善頭暈耳鳴等中暑癥狀。
5.手腕冷水:每隔幾個小時用自來水沖洗手腕5秒鐘,因為手腕是動脈流動的地方,可以降低血液溫度。
(2)飲料的冷卻:
1.山楂湯:山楂片100g,酸梅50g,3個。將5公斤水煮沸,加入100克白菊花,煮沸後取出,再加入適量的糖,放涼後飲用。
2.冰鎮西瓜露:將西瓜去皮去皮,瓤切丁,將汁倒入盆中冰鎮。然後用適量冰糖、白糖加水煮沸,撇去浮沫,放入冰箱冷藏。吃的時候把西瓜丁倒入冰糖水中。
3.綠豆酸梅湯:將150g的綠豆和100g的酸梅湯放入水中煮沸,加入適量的糖,冷卻後即可飲用。
4.金銀花(或菊花)湯:金銀花(或菊花)30克,加白糖適量,沸水沖泡,立即飲用。
5.西瓜崔屹湯:西瓜洗凈後,削去薄薄的青皮,加水煎煮30分鐘,去渣加糖,冷卻後飲用。
6.椰汁銀耳湯:銀耳30克洗凈,與125克椰汁、冰糖、水同煮。
(3)治療暑熱的藥物:
1.任丹:它能清熱利濕。主治:中暑引起的頭暈、胸悶、腹痛、腹瀉。
2.十滴水:能清熱散寒。適用於中暑引起的頭暈、惡心嘔吐、胸悶、腹瀉。
3.藿香正氣水:清熱解表。適用於夏季感冒引起的頭暈、腹痛、嘔吐、腹瀉。
4.清涼油:可以清熱解毒。可用於治療暑熱引起的頭暈頭痛或口渴引起的腹瀉。
5.烏雞丹:能清熱解暑,平嘔止嘔。
6.避瘟散:防暑解熱的良藥。能祛暑化濁,芳香開竅,止痛。
(4)進補食物,清熱解暑
1.夏季宜滋補:夏季飲食應以滋補、健脾、消暑、祛濕為原則,宜選擇清淡滋陰的食物,如鴨肉、鯽魚、蝦、瘦肉、食用菌(香菇、平菇、銀耳等。)和薏苡仁。
2.補充維生素:炎熱季節,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容易缺乏各種維生素。這時候可以選擇性定量補充壹些維生素,最好是輔食。可以選擇壹些富含維生素和鈣的食物,如西瓜、黃瓜、番茄、豆類及其制品、動物肝腎、蝦皮等。,而且還可以喝點果汁。
3.補充鹽和鉀:夏天出汗多,體內流失的鹽就多。所以要註意多吃鹹的食物,以補充體內流失的鹽分,達到身體所需的平衡。此外,出汗過多也會導致體內鉀離子的流失。
很多,具體癥狀有乏力、食欲不振等。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含有較多的鉀,所以妳可以適當有節制地吃壹些草莓、杏子、荔枝、桃子、李子等水果,而蔬菜中的綠色
蔬菜、大蔥、芹菜、毛豆也富含鉀。茶含有大量的鉀。夏天多喝茶,既能消暑,又能補鉀,壹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