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辛溫。
【功能】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於血瘀氣滯的疼痛證;頭痛,風濕痛。
【用法】煎服,3 ~ 10g。
延胡索
【味】辛、苦、溫。
【功能】活血、行氣、止痛。用於氣滯血瘀的疼痛證。
【用法】煎服,3 ~ 10g;研磨後1.5 ~ 3g。醋加工後使用。
郁金
【味】辛、苦、寒。
【功能】活血行氣,止痛解郁,清心利膽,退黃涼血。用於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脅腹痛;癲癇的發熱、頭暈、痰瘀證;肝膽濕熱證;吐血、鼻衄、婦女月經量多,都是氣血上下的出血證。
【用法】煎服,5 ~ 12g;研磨,2 ~ 5g。
五靈脂
【味】苦、鹹、甜、溫。
【功能】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用於血瘀疼痛證,出血證屬於血瘀兼血瘀證。
【用法】煎服,3 ~ 10g,可煎服,也可丸服或散服。外用適量。
姜黃
【味】辛、苦、溫。
【功能】活血行氣,通經止痛。用於血瘀氣滯所致的心、腹、胸、脅痛、閉經、產後腹痛、跌打損傷;類風濕性臂痛。
【用法】煎服,3 ~ 10g;外用適量。
桃仁
【性味】苦、甜、平。
【功能】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用於各種血瘀證、腸燥便秘、肺癰腸癰。
【用法】不服用,5 ~ 10g,宜搗碎油炸。
乳香
【味】辛、苦、溫。
【功能】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用於跌打損傷,瘡癰;瘀血疼痛證。
【用法】煎服,3 ~ 10g,宜煎去油。外用適量,生或炒,研末外敷。
牛膝
【味】苦、甜、酸、平。
【功能】活血通經,滋補肝腎,強筋骨,利尿通淋,引火(血)降。用於瘀血和跌打損傷;腎虛、腰痛、慢性關節痛、腰膝酸痛、疲勞等。淋病、水腫、排尿困難;陰虛火旺證。
[用法]取湯劑,6 ~ 15g。
沒藥
【性味】苦、辛、平。
【功能】活血止痛,消腫生肌。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外科癰腫瘡毒、各種瘀血疼痛。
【用法】煎服,3 ~ 10g,宜煎去油。外用適量,生或炒,研末外敷。
丹參
【味】苦,微寒。
【功能】活血調經,涼血消癰,安神。對於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產後腹痛的女性;血瘀、胸痛、腹痛、腹痛積滯、風濕;潰瘍、膿腫和腫脹;發熱、煩躁、昏迷及心悸、失眠等雜病。
【用法】煎服,5 ~ 15g。活血化瘀要用酒烤。
紅色鮮花
【性味】辛溫。
【功能】活血通經,化瘀止痛。用於血瘀閉經、痛經、產後血瘀腹痛等癥;積累性腹痛、胸痛和跌打損傷、血管閉塞和腫脹疼痛等。斑暗,熱郁血瘀。
【用法】煎服,3-9g;外用適量。
益母草
【味】苦、辛,微寒。
【功能】活血調經,利尿消腫。用於瘀血閉經、痛經、月經失調、產後瘀血腹痛、惡露不絕等。水腫,排尿困難。
【用法】煎服,10 ~ 30g,或煎服,制成丸劑。適量外敷,宜搗爛或用湯劑沖服。
日本澤蘭
【味】苦,辛,微溫。
【功能】活血化瘀,調經,利水消腫。用於婦科血瘀閉經、痛經、產後腹痛等。外傷、瘀傷、疼痛、癰等。產後水腫,浮腫,腹水等。
【用法】取湯劑,10 ~ 15g;外用適量。
網狀雞血藤
【性味】苦、甜、溫。
【功能】活血補血,調經舒筋活絡。用於月經不調、月經失調、痛經、血虛閉經等癥;風濕痛、手腳麻木、四肢癱瘓、血虛萎黃。
【用法】煎服,10 ~ 15g,大劑量30g,或用酒浸泡或熬成糊狀服用。
洋蘇木
【性味】甘、鹹、辛、平。
【功能】活血療傷,化瘀通經。用於跌打損傷、骨折筋傷、瘀血腫痛;婦科瘀血閉經、痛經、產後瘀血腹痛、胸痛、癰腫瘡毒等。
【用法】煎服,3 ~ 10g;外用適量,研末撒。
骨碎補
【性味】苦而溫。
【功能】活血續傷,補腎壯骨。可用於跌打損傷、筋骨損傷、腫痛;腎虛腰痛、腳軟耳鳴耳聾、牙痛、慢性腹瀉等。
[用法]取湯劑,10 ~ 15g。外用適量。
姜黃
【味】辛、苦、溫。
【功能】破血行氣,消食止痛。用於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閉經、胸痛等癥。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和腹痛。
【用法】煎服,3 ~ 15g。外用適量。
三角
【性味】苦、辛、平。
【功能】破血行氣,消食止痛。用於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閉經、胸痛等癥。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和腹痛。
【用法】煎服,3 ~ 10g。
穿山甲
【味道】鹹,微寒。
【功能】活血消癥,通經活絡,催乳消腫,排膿。用於腹痛、閉經、風濕關節痛等。產後奶不停;癰腫瘡毒,瘰癧。
【用法】煎服,3 ~ 10g;研磨,1 ~ 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