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男,63歲,2008年6月65438+10月65438+2月初診。這位病人患慢性支氣管炎已有20多年了。最近感冒後咳嗽,痰黃。檢查:白細胞12.56×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78.0%。胸部x光檢查顯示肺部紋理增厚。抗感染祛痰治療後,效果不明顯。診斷:咳嗽,咳出大量黃色粘痰,無腥臭味,不發熱,胸悶脅痛,大便幹燥,小便黃,舌紅,苔黃,脈滑。西醫診斷: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中醫診斷:咳嗽,證屬痰熱蘊肺。處方:茜草45g,陳皮12g,半夏9g。枳實9克,竹茹15克,黃芩12克,魚腥草15克,杏仁9克,大黃(下)9克,炙甘草6克。3劑,煎服,每日1劑。
服藥後咳嗽、咳痰明顯減輕,人感到口幹舌燥,大便正常。原方中麥冬15g,沙參15g,大黃減量,隨後7劑,癥狀全部消失。
按:本病病機為肺熱邪郁,痰瘀互結,如《金匱要略》所言:“熱盛則血滯。”血遇熱燒成瘀血,血不利則水,瘀血停止,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等。現代藥理研究證實,茜草含有蒽醌苷、柔比星、柔紅黴素等成分,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作用。臨床重用茜草治療痰熱咳嗽,既能活血,又能化痰,是治療痰熱咳嗽的良藥,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