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表現1:檢查門鎖
無論早上出門後還是晚上睡覺前,都不可能不檢查壹遍門鎖:門沒鎖怎麽辦?如果妳只是撞門呢?如果妳忘記拿出鑰匙怎麽辦?如果呢?總之不看很難放心。
不安全感表現2:坐在向內向外的座位上。
當妳獨自進入壹家餐館或酒吧時,妳是否會立即奔向壹個面對門的座位?我說不出我在擔心什麽,但我這樣坐著舒服多了。如果妳只能坐在門邊或者背對著門,吃壹頓飯總會感到不安。
不安全感表現三:打車坐後座
揮手示意停下,習慣性地打開後門。不是偷雞賊不想付車費,而是副駕駛壹直跟著司機並線,急轉彎。但是如果三個人打車都有這個問題就尷尬了。
偏方:自己開車,慢慢走,慢慢轉。如果妳買不起汽車,就騎自行車。如果妳不坐公交車,沒人能坐那個副駕。
不安全表現4:頻繁更換密碼。
銀行密碼壹月份改的,到最後連用哪個密碼都不知道。網銀更換更頻繁。誰叫有那麽多木馬和黑客呢?每次網購後,第壹件事就是修改密碼。
擴展數據:
社會保障的影響因素:
(壹)流動人口
當被問及“影響我區社會秩序的原因”時,63.6%的人選擇“流動人口太多”,排在第壹位;“貧富差距過大”和“打擊犯罪力度不夠”也是影響社會秩序的重要因素,分別占16.6%和10.1%。
(2)盜竊、搶劫和傷害寵物
在影響人們安全感的諸多因素中,“遭遇盜竊搶劫”的比例為36.2%,居首位;“寵物傷害”次之,占21.1%。
(三)在影響人們安全感的諸多因素中,“網絡安全”也成為影響人們心理的壹個因素。
(4)公民的社會安全感還來源於政府對公民各種福利待遇的重視。比如,當壹個公民總是害怕自己老了活不下去,那麽他在這個社會就沒有安全感;
當病有了醫療,重疾沒有錢治療,社會沒有及時伸出援手,那麽這個時候社保就無從談起,等等。所以政府對全社會福利的重視程度也在壹定程度上決定了公民的社會安全感。
(5)政府賦予公民的權利的多少,也會影響公民的社會安全感。當公民被剝奪了應有的權利時,他們會感到被社會拋棄,不會相信、贊同或支持政府的所作所為。那時候,安全感就更不可能了。
百度百科-安全感
百度百科-社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