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血余炭、仙鶴草、蒲黃。
溫熱的有:艾葉、三七、人參。
寒:地榆白茅根、槐花、側柏葉、大薊、茜草。
2:棕櫚、大薊、茜草炭止血效果較好,側柏葉炭止血效果稍差,醋炭溫經止血效果較好。
3.止血特點:涼血止血,收斂止血,化瘀止血,溫經止血。
4.寒藥能涼血止血,或有收斂作用。
艾葉溫經止血,三七化瘀止血。
仙鶴草和棕櫚收斂止血。
5.可用於治療癰腫的有:仙鶴草、地榆、茜草、大薊、白芨。
6.這些擅長止血的中草藥的特點介紹:
白芨味澀黏。善入肺經,可斂氣、平喘、化痰。
白茅根止血,擅長治療上焦出血。大劑量煎服可解酒毒,清熱利尿,消除水腫,治肺熱咳嗽煩渴。
地榆長於止痢止血,善治下焦出血;可治愈燒傷,但因易引起肝炎,不宜大面積外敷;
槐花可治腸風;清肝瀉火可治頭暈目赤。
側柏葉生黑發,可治療血熱引起的脫發。
茜草可以治療關節風熱引起的關節痛。
大薊能治療各種出血性疾病,療效顯著;脾胃虛寒者勿用。
仙鶴草對滴蟲性陰道炎和滴蟲性腸炎有很好的療效。可用於治療創傷壓力;止瀉治瘧。
蒲黃味香,能分氣,故能導瘀,治壹切因血瘀而致的疼痛。這種藥有收縮子宮的功效,孕婦不宜使用,但對產後子宮收縮引起的出血有很好的效果。
三七止血奇藥,對上、中、下焦血量過多者均可有效,也可單用,與補血益氣藥同用更有效。
艾葉溫經散寒,可治療風濕痹癥;有溫裏之功,可治腹冷痛,強子宮;它能驅散所有的停滯癥狀,如咳嗽和哮喘,淋巴結核,癱瘓和關節痛。用法:內服,外洗,艾灸。
炭渣是頭發灰,可以止鼻血,治療其他出血。除了止血,還有利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