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餵他壹勺純芝麻油,絕對有效。媽媽的便秘家庭護理經驗*在藥物的幫助下,如果寶寶已經便秘超過三天,媽媽可以用藥物幫助寶寶解決便秘困擾,比如服用適量的瀉藥,或者在孩子的肛門內插入“開塞露”栓劑,讓藥液在腸道內保留壹段時間後再讓孩子排便,這樣壹來,寶寶的糞便很快就會很容易排出。但值得提醒的是,嬰幼兒胃腸功能發育尚不完善,最好不要長期使用藥物緩解便秘。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應急措施,容易傷害寶寶的身體,甚至引起嚴重的腹瀉。建議媽媽們萬不得已的時候少用。*針對嬰兒便秘的原因,從調整合理的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入手,食療是最理想的治療方法。具體方法如下:首先將餵給嬰兒的牛奶適當稀釋,增加嬰兒的水分吸收,同時加入壹小塊奶餅或增加牛奶中的含糖量(100 ml牛奶加糖至10~12 g)。其次,均衡地給寶寶餵壹些五谷雜糧,比如煮紅薯、玉米粉、小麥粉等輔食,因為這些輔食含有大量的B族維生素,可以促進腸道肌肉緊張,對通便很有幫助。此外,經常給寶寶喝壹些美味的番茄雞蛋湯、韭菜汁或蔬菜米粥(將菠菜、芹菜或薺菜等纖維素成分較多的蔬菜切碎後放入米粥中煮,煮粥時也可加入少量蓖麻油和芝麻油),或讓寶寶早上空腹喝60~90毫升蜂蜜水或加糖鮮榨橙汁、西紅柿汁或菠蘿汁。每天下午還可以給寶寶吃1根香蕉(其中大香蕉的潤腸效果最好),再次增加潤腸通便的效果。*培養定時排便的好習慣。寶寶3到4個月可以訓練有規律的排便。由於進食後腸道蠕動加快,常出現排便現象,所以壹般選擇讓孩子在進食後排便,建立排便的條件反射是合適的,可以事半功倍。訓練時間壹般在每次主餐壹小時以內。家長可以讓寶寶坐在便盆上至少10分鐘,並發出壹些與排便有關的信號,如“臭”、“拉拉”等,誘導他排便。剛開始的時候,由於每個孩子成長的個體差異,寶寶可能不會按照大人的指示排便,但家長還是應該對孩子采取放松、寬容、鼓勵的態度,千萬不要從身體上、精神上給孩子施加壓力,讓孩子反抗。只要妳繼續堅持,訓練壹段時間,孩子就會對大便形成條件反射,逐漸產生便感。在訓練過程中,當妳發現孩子突然站著不動了,眼睛睜得大大的,嘴巴閉得緊緊的,臉頰紅紅的,妳要用鼓勵和贊許的語氣對孩子說“寶寶要拉了”、“寶寶的臭味要出來了”,幫助孩子深刻感受到方便,讓孩子明白排糞便是壹件非常自豪和輕松的事情。久而久之,寶寶會愛上排便的感覺。*增加運動量增加寶寶的運動量也有利於幫助排便順暢。對於不能獨立行走和爬行的寶寶,家長不要把寶寶長時間單獨留在搖籃裏,而應多給他擁抱,適當協助他做壹些手腳伸展、翻身和前後滾動等動作,以增加孩子的活動量,加速孩子對食物的消化。對於那些大壹點的孩子,家長應該多讓他在地板上爬行,或者多讓他走路、跑步,甚至可以拿壹些氣球給孩子吹,以增加運動量和腹內壓,達到鍛煉腹肌的效果。*常規按摩法每天早餐後30分鐘,媽媽可以用手掌順時針輕輕按摩寶寶的肚臍,約65,438+05分鐘,幫助寶寶的腸道蠕動,促進胃中食物的消化。這樣堅持幾個星期,對改善寶寶便秘會有很好的效果。便秘的足部治療處方為1。大黃5-10g研成細粉,醋調成稀糊狀。置於“傷濕止痛膏”中央,敷於鼻足心湧泉穴,10-15小時後取下。照常生效壹次。能清熱消食,潤腸通便。2.芒硝5克,研成細粉,置於傷濕止痛膏中央,外敷鼻足心湧泉穴,每日1變化,3~5天。能清熱導滯。3.生大黃和焦山楂等量。將兩味藥洗凈,研成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10g藥粉,用米醋或清水調成稀糊狀,敷於小兒足部湧泉穴、肚臍穴。包紮,膠帶固定,每天1換藥,3~5天。可清熱導滯,消食化積。4.生大黃和雞內金同樣精選,洗凈,磨成細粉,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10g藥粉,用米醋或清水調成稀糊狀,外敷於雙腳湧泉穴、肚臍穴,包紮固定,每日1換藥,連服3-5天。能清熱導滯,消食化積,促進消化。
上一篇:中暑感冒吃什麽食物好?下一篇:如何快速治療急性肛周膿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