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平菇1的生物學特性。營養
因為平菇對木質纖維的分解利用能力很強,所以可以用玉米芯、大豆稭稈、麻稈、麥稈、稻草甚至小木片栽培。
2.濕度
由於平菇的菇體較大,要求培養基含水量在70%-75%之間,出菇期間要求空氣濕度在85%-95%之間。
3.溫度
平菇菌絲生長的適宜溫度為5-35℃,但最適溫度為25℃和3℃。
燈光
平菇的菌絲生長可以完全不依賴光照,但子實體發生和生長過程中需要壹定的光照來促進出菇,同時子實體可以積累色素,增加產品色澤,提高商品品質。
5.空氣
平菇是壹種好氧真菌。菌絲生長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敏感,但蘑菇生產過程中必須保持菇場空氣清潔。
6.ph值
平菇菌絲在pH值為4.5-9時可以生長,但最適宜的pH值為5-7。
覆蓋土壤
平菇具有菌絲充滿培養基,不覆土不出菇或出菇晚且稀疏的特點。壹般森林中的腐殖質比較好,要求pH值在6左右。
第二,修養
1.原材料選擇和處理
選擇新鮮無黴變的稻麥稭稈。晚稻稭稈生育期長,養分積累比早稻稭稈多。豆稭、玉米稭、玉米芯在使用前都要揉搓,有利於菌絲繁殖。
稻稭、麥稭要放在池子裏浸泡,或每天噴水4次,連續6天左右,使含水量達到70%-75%,即稻稭用水滴緊緊絞在壹起,而不是串起。如果外界氣溫高於23℃,應將浸泡後的稭稈堆置2-3天,並讓其升溫(發酵),以防止播種後產生的物質升溫而燒壞菌絲體。
2.選址和播種
平菇宜在室內、室外、花園、果園、森林等陰涼潮濕的地方栽培。應該靠近水源,排水良好。場地要做成1-1.5米寬的邊框,長度不限。周圍要有排水溝,室內可以用床架栽培。搭建5層床架,間距45-60m,寬度1m。種植前對場地周圍進行消毒和殺蟲。
室外栽培,可將預濕稭稈直接鋪在床上,第壹層8-10 cm厚,撒壹層菌種;然後鋪上10-15 cm厚的材料,撒上壹層應變,最後蓋上5 cm厚的材料。飼草要堅實,總厚度約20-25 cm。室內栽培,在鋪前要在苗床上鋪4-5厘米厚的腐殖土。播種方法與室外苗床種植相同。
播種量:鋸末、棉籽殼3-4瓶/m2;糧食種子減半,兩層播種量各占50%。播種後,用濕麻袋或草簾覆蓋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