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俗稱“皮疹”,是皮膚、粘膜小血管反應性擴張、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的局限性水腫反應。此病較為常見,約15% ~ 25%的人壹生中至少發生過壹次。
大多數患者找不到確切的病因,尤其是慢性蕁麻疹。常見原因如下:1。食物主要包括動物蛋白(如魚、蝦、蟹殼、肉、奶、蛋等。)、植物性食物(如蘑菇、草莓、可可、番茄和大蒜等。)以及壹些食品調味品和添加劑。這些食物有的可以作為過敏原引起過敏反應,有的可以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胺。2.藥物許多藥物通過引起過敏反應(如青黴素、血清制劑、各種疫苗、呋喃唑酮、磺胺等)引起本病。),而有些藥物可被組胺釋放(如阿司匹林、嗎啡、可待因、奎寧、肼屈嗪、阿托品、毛果蕓香堿、罌粟堿和多粘菌素B等。).3.感染各種病毒感染(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和柯薩奇病毒感染等。)、細菌感染(如敗血癥、扁桃體炎、慢性中耳炎、鼻竇炎等。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鏈球菌引起)、真菌感染(包括淺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和寄生蟲感染(如蛔蟲、鉤蟲、瘧原蟲、血吸蟲和蚊蚋)。4.物理因素各種物理因素(如冷、熱、陽光、摩擦和壓力等。)可引起部分患者發病。5.動物皮毛、昆蟲毒素、蛇毒、水母毒素、蕁麻、花粉等動植物因子。6.精神因素精神壓力會導致乙酰膽堿的釋放,從而引發疾病。7.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惡性腫瘤、代謝紊亂、內分泌紊亂等內臟和全身性疾病均可成為蕁麻疹尤其是慢性蕁麻疹的病因。皮損反復發作超過6周的患者稱為慢性蕁麻疹。壹般癥狀壹般比急性患者輕,喘息頻繁,反復發作,常持續數月或數年,偶爾急性發作,與急性蕁麻疹的相似;部分患者皮損的發病時間有壹定的規律性。
治療原則是抗過敏,對癥治療,但要努力治療病因。抗組胺藥是治療慢性蕁麻疹的主要藥物,用藥時間應根據風團發生的時間進行調整。如果早上起床多,睡前要給稍微大壹點的劑量,如果睡覺多,晚飯後給稍微大壹點的劑量。風團控制後,宜繼續用藥並逐漸減量;當壹種抗組胺藥無效時,可以聯合或交替使用兩種或三種藥物;對於頑固性蕁麻疹患者,單用H1受體拮抗劑效果不佳,可聯合H2受體拮抗劑,也可酌情口服利血平、氨茶堿、氯喹、雷公藤。
謝謝關心!
(劉少卿醫生鄭重提醒我,由於我不能面對面地見到病人,我不能完全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請在醫生的指導下到醫院進行具體的診斷和治療!)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劉少卿第壹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