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包括現代醫學中的腰椎間盤突出癥和腰椎管狹窄癥。隋代方《病因論》指出本病與腎虛、外感密切相關。腰腿痛多由扭閃外傷、慢性勞損、感受寒濕引起。
《漢書·食貨史》說:“酒是最好的藥”。酒本身就是壹種藥。中醫認為酒性溫、辛、苦,有溫血管、化瘀散結、溫脾胃、散寒壯陽、消除疲勞的作用。自古以來,酒和藥就有著密切的關系,漢字“藥”本身就包含了酒這個字。治病也是古人釀酒的目的之壹。
《黃帝內經》中有記載“老九”治“經脈不通,疾病無情”。酒可直接入藥,治療關節痛、腿腳無力、運動障礙、四肢身冷、脘腹疼痛,具有舒經通絡、溫陽散寒的作用。
以下是藥酒的偏方。
1,處方:由當歸、血竭、全蠍、烏梅、制川烏、制草烏、肉桂、鹿角膠、川牛膝、杜仲、茴香、甘草、生姜、紅糖、冰糖等組成。、和純糧酒(純內蒙古“桂柳河”高粱酒)1500ml。
2.制備方法:將上述中藥按壹定比例研成粉末,用加糖加生姜的酒浸泡,每3天翻壹次(只需搖動容器3-5次),浸泡10天。這些藥是壹劑,兩劑為壹個療程。
3.服用方法:每次15-20ml,壹日三次,飯後服用,兩劑為壹療程。
適應癥:單側或雙側腰腿痛,腰痛或腿痛(尤其是腰腿痛同時發作最好)。不包括腫瘤、結核引起的腰腿痛等病理性疾病。
本方妙處在於川烏、草烏、烏梅的合理配伍(三者必須按壹定比例配伍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這是李醫生多年實踐的結果)。草烏和草烏的妙處在於它們與烏梅配合,將有機酸和生物堿結合成鹽,易溶於水,提高溫經止痛、祛風除濕的功效(壹定要按比例)。
但需要註意的是,對於部分急性損傷患者,需要通過制動、冷敷等方法控制出血和滲出,以減輕腫脹和疼痛。這時候如果他們用藥物或酒外用,會加重傷情,不利於以後的恢復。所以藥酒不適合急性期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