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針對這些糾結,我們來探討壹下耳聾的真相。希望這個回答能回答我的麻木問題。
外耳道軟骨的皮膚有耵聹腺,其淡黃色粘稠分泌物稱為耵聹,俗稱耳垢。耳屎有地域特點,中國大部分人,尤其是北方人,耳屎都是幹的,淡黃色的塊狀。
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有油性濕耳垢。在中國大陸,只有不到5%的人是這樣,但在臺灣省,20%、90%以上的白人和99.5%以上的黑人都是濕耳垢。
為什麽從來不掏耳朵被堵?
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刻意清理耳垢。耳朵有自己特殊的清潔技巧。
人耳道內的皮膚細胞會從中央鼓膜的位置逐漸向外“移動”,就像我們在機場乘坐的傳送帶壹樣。
在咀嚼、打噴嚏、說話等日常下頜活動的輔助下,會自動將耳垢逐漸向外攜帶,實現自潔,防止堵塞耳道。
為什麽寶寶的耳朵不能隨便拔?
1.相對於成人,寶寶的耳道更窄更短,貿然使用硬物容易傷害孩子,引起外耳道炎。
2.反復拔耳容易破壞耳道皮膚的天然屏障,會導致耳垢越來越多。
有掏耳朵習慣的人會不會發現,掏的耳垢越多,掏不出來越難受?從來不付出的人,從來不會覺得不舒服。
耳垢其實對孩子有好處:
耳垢中含有脂肪酸,使外耳道處於酸性環境。壹些科學家認為它有溫和的殺菌作用。同時,耳垢中含有壹些蠟質油,可以防止蟲子進入。
耳垢形成的過程包括附著在外耳道的灰塵和局部皮膚代謝產生的脫落細胞等。這個吸附-脫落的過程相當於自動清洗耳道。
什麽時候需要清理耳道?
對於壹些孩子,我們會發現他們的耳垢太多,形成腫塊。因為有些孩子出生後可能會有羊水殘留,腺體分泌的物質較多。
或者是耳朵有炎癥。如果發現寶寶耳道內有幹硬的耳屎結塊,可以考慮去找醫生清理壹下,不要輕易動手。
但最重要的還是要註意細節護理,比如定期檢查耳朵的清潔度,用幹凈的棉球貼住耳道外側,洗澡後用濕毛巾擦拭外耳廓。
不要拔寶寶的耳朵,但是耳朵的清潔也不能馬虎。耳廓內會有汙垢結塊,黃黃黑黑形成壹層,洗完澡洗不幹凈。
但不宜用雙氧水軟化耳垢,萬壹耳朵發炎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傷害。要用的話可以用嬰兒油什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