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酒很有文化,因為酒有文化,因為文化,酒才能興盛。茅臺大概是常年排名第壹,五糧液是可以和茅臺比肩的。論酒的品質,五糧液和茅臺差不多,甚至高於茅臺,但因為“紅軍沒喝五糧液,因為總理喜歡喝茅臺。五糧液在如此兩個差異之後,永遠追不上茅臺的說法,往往被當成笑話。據說明朝初年,四川宜賓壹位姓陳的老板,創辦了“文德洋”酒樓,潛心研究,摸索出雜糧酒的配方,傳了六代。到了清代,陳三的最後壹代,因為陳家沒有孩子,就把“秘方”口授給他的徒弟趙。趙在1915去世前,將“秘方”傳給了徒弟鄧子君。鄧根據他的“秘方”進行了多次調整,確定了新的配方。1929年的壹天,宜賓縣永主任雷東遠大擺家宴,用的是雜糧酒,辦得很成功。坐在那裏的舉人楊慧泉說:這麽好的酒,叫雜糧酒,好像很俗。這種酒是由五谷精華制成的。為什麽不改名為五糧液?此後,鄧子君將自己的五糧液改稱“五糧液”,因此得名五糧液。說起“五谷”這個詞,比茅臺更平民化壹點。餵食的人,吃東西。在“民以食為天”的時代,“五谷”這個名字的厚重承載更加深入人心。
在選材上,西南地區的燒酒很可能繼承了其飲食特點。為了強調白酒的香氣和豐富性,使用了各種原料,按照壹定的比例進行發酵。根據四川博物館的相關資料,四川宜賓的五糧液白酒在明代(1567-1619)被稱為隆慶至萬歷年間的雜糧白酒,使用的混合原料為高粱、大米、糯米、蕎麥、玉米。在當地文物部門收藏的壹份祖傳秘方中,是這樣寫的:米酒和大米各20%,蕎麥半顆,川南紅粱足夠,拌料蒸糠,代代相傳,兒孫必須深藏。(此資料來源於中國首屆酒文化研討會期間四川宜賓徐州府北門外文登酒廠陳氏家族傳。).五糧液的生產工藝起源於唐代的“重青酒”,由宋代的“荔枝青酒”和明代的“雜糧酒”的生產工藝演變而成。早在唐代,詩人杜甫於永泰元年(公元765年)赴宜賓,曾在《宴楊誌軍戎州東樓》中作詩:“春酒重。”今天是五糧液。保存至今的明代老窖,已有600多年的歷史。1909年,晚清舉人楊慧泉嘗五谷雜糧酒,說:“這麽好的酒,取名好像俗了。這種酒是由五谷精華制成的。更名為‘五糧液’是壹個雅俗共賞的名字,可以認為是有意義的。”從此,五糧液名揚百年。